白扁豆与白扁豆衣
由于参苓白术散的关系,所以白扁豆这味中药,是老中医和小中医们笔下常用之物;也或许因为参苓白术散的汤头歌诀:“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的朗朗上口,好记好背。其中的桔梗保肺和又“益脾神”,又可从五行学说中领悟到“补土生金”的治疗,所以白扁豆不但常在治疗胃肠病的中药方中出現,同时过去还是治了结核病复康期的一张常用处方。
隨着食用妙扁豆作为菜肴上桌以后,由于为为保持菜色的鲜嫩,往往烧得不透,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以后,有关部门強调了生扁豆一定要煸透、焼得熟透方可食同。于是有关吃扁豆引起食物中毒便明显减少了。当然还包括服用半生不熟的豆漿引起的食物中毒。
扁豆又名白扁豆,南扁豆、羊眼豆、鹅尾豆。是豆科食物Dolchos Iablab
L.开白花植株的种子。甘、淡、平。入脾和经。健脾和中,化湿消暑。治脾虚泄泻,水肿,白带,暑湿吐泻,小儿疳积。根据有关部门的检测,白扁豆含蛋白质,维生素B1及C,胡萝卜素。另含哌丁-2-酸、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和淀粉酶抑制物(使在胃内无法消化蛋质和淀粉而作胀)。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也有扱告其中含抗病作用的物质。植物凝集素A混于食物,喂飼大鼠可抑制其生長,甚至引起肝脏区域性坏死。加热可使毒性大大减弱(摘自1995年版《中药大辞典1176页扁豆条》)正由于看到这些对白扁豆所含成分的析解,並通过临床观察,大凡肠易激征病人服用参苓白术散其症状不但不会很快消失,反而胀痛剧、泄泻增……。之所以这样,白扁豆中的这些物质没有经过足够的高温使其完全破坏,残存的部分作祟使然。怪不得《金匮》中扁豆有滞气之告戒(摘自张石顽《本经逢原.萹豆条》。)当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该方中的人参。我的观察,不营人参、党参还是孩儿参,在胃肠功能患者这个气机壅滞,脾之“脾气”大发之时,还去添堵,豈不乱上加乱?必然会导致腹痛更痛、腹泻反增。当此时者,保和丸合痛泻要方、合四七汤、旋复代赭汤加減能使肺气降、胃(脾气)气顺、肝气畅、肠道清,再加上严格地预防措施,病虽然慢性,但总有恢复正常的一天。至于有胆襄切除史的人,饭后吃二片胆酸纳;有十二指溃疡史的除了“未饥先食;未冷先暖(腹部);长纤维要切短;湯、水不能大口蝎水。”並要加服奥美拉唑。
既然白扁豆不能用,就用扁豆衣代之。扁豆衣没有扁豆所含的那些物质,所以没有副作用。
高温(可什么程度我也没试过),能使扁豆内含有的这些致病物质可以破坏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