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背节
农历9月9日的重阳节如今改成了敬老节。按60周岁为界,迈进去了便是老年这个方法计算,我亦老了六、七个年头了。这些年来,除了按贯例向老母亲祝福是当天的首要任务外,同样也接到了女儿、女婿的问候。当天再吃上一块甜糕,便算是品尝到了节日的滋味。
由于自己已老不愿老、不服老、不卖老,所以对这个节日兴趣不大,过不过都无所谓啦。今年重阳节清晨上网,原本想去几个与我年龄相仿或高于我的网友处问声节日好,担怕别人与我有相同的心态(改句广告词一一“六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心脏”),贸然而作,讨人厌烦,故而作罢。
吃了老伴买来的五芳斋松糕后便与她领着孙子,送他去幼儿园了。国庆长假使小孙子的“旧病复发”了,与昨天一样,拿出种种借口,以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我们歹话好说,好话说好,才把他送了进去。他哭出啦呜地挥手与我们道别,再三要求我们下午早点来领他。
出了幼儿园大门,顺便在小区的马路菜场兜一圈。地摊上有大闸蟹卖,一问,18元1市斤,比半个月前便宜了10元。想到今天妹妹拿着甜糕与大闸蟹去孝敬母亲,我对老伴说:买点回去过个节吧!老伴称是。我挑蟹,摊主上称;我付钱,老伴拎着蟹后一起回家了。小区里老人很多,但敬老节的气氛并不很浓,我嘟哝了一句。老伴笑着说,要气氛,你去敬老院,那里今天肯定热闹。毕竟是家中之“领导”,说话真有领导的水平。
上网浏览、写博吃饭,午休后又写博又浏览网友博客,很快地到了下午四点。锁门上路,直奔幼儿园而去。与往日不同的是,隔着紧闭的铁栅门看去,幼儿园门口的大厅里有许多双手捧着东西的幼儿园学生,围着一个半园形,在老师的指挥下唱着、说着。大门一开,我随人流而入,心无旁鹜地快步去小五班了。领着额头上贴着小红星的小孙子刚回到大厅,一个小男孩把一块插着小红旗,包装得很严密的糕逞到我的面前,并奶声奶气地说了声:“祝爷爷重阳节快乐!”
这一举动、这句话,让我心头一热、鼻子一酸,两眼一红,泪水充盈了眼潭。多好的幼儿园领导呀!既教育了孩子,又慰劳了每周五天,来回十次(陪送者加倍),为接送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而付出辛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也让敬老节在这个场合更体现出了他的价值一一敬老与爱小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回家的路上,小孙子告诉我:“今天回去我给大大、奶奶敲背。”“谁教你的?”“老师说的。”“为什么?”“因为今天是重阳节。老师说回家必须给爷爷奶奶敲背的。”多好的老师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关爱植根于幼小的心灵中,并希冀其生根发芽,真善莫大矣!由此而想到的是一一我上幼儿园时老师没有叫我们这样做过(那时正在万恶的旧社会里)。我大女儿上幼儿园时我父母亲也没享受到这种礼遇(那时正在“批邓”)。我小女念幼儿时还在“按既定方针办”的年代,敬老一事挂不上号。由此更想到的是一一如果我们的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都学习学习这所幼儿园的领导、教师,把目光移下一点,多一点人性的关怀,那我们的明天必定为更和谐、更美好!
晚饭后收到了北京小女儿、女婿、小外孙女的节日问候。老伴也试穿了大女儿给她买的皮鞋;合脚、舒适,让老伴连连道谢。
小孙子要完成老师交给他的“家庭作业”了,让我与老伴坐好,依次给我们敲背。我问他:“今天是什么节?”“敲背节。”他爸妈在一旁说:“不对,今天是重阳节。”“不是重阳节,是敲背节!”小孙子坚持了他的认为。是呀!重阳节一年一度,敲背节随时可以举行,我们也随时可以享受嫩手捶老背的乐处。多么伟大而聪慧的小孙子呀!改成敲背节,很有创意,因为这个节可以随时活动,不受时日限定,不需举国一致;不需讲究形式。
要特别而郑重申明的是敲背节必须以家庭为单位举行,才能达到凝集亲情的目的。娱乐场所的敲背,这捶捶揉揉,虽间或有“亲”有“情”,然毕竟含有交易的绕头,不应包括在敲背节范畴之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