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胚胎
蝴蝶的幼虫是体外的生物胚胎,幼虫对光钱的敏感是为了寻找食物为了发育,做蛹期是为了孵化,使幼虫变成蝴蝶。
婴儿出生后生物胚胎的成长似乎在继续;刚出生的婴儿对光线敏感,出现婴儿光线敏感期,如果这个敏感期给婴儿戴上眼罩,或者把婴儿放在暗室里,婴儿的视觉会消失,变成一个盲人。
但我们意识到这是精神胚胎开始的征兆。当精神胚胎生成后,如果某个敏感期被阻断,儿童的正要形成的那个能力会丧失或缺失。如果被干扰,那个能力会减弱,残缺,不完整。
两个胚胎的链接,实体化
精神胚胎在最初始的时候是怎样的呢?它并不是融在生物胚胎里,也不是固定在生物胚胎上面,而是等待发生和生成。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还不关乎它来到的这个世界的纷繁,它纯粹无暇。因为纯粹,就和这个精神胚胎的发生“链接”的非常好,而浑然的呈现出这一特质,成为精神胚胎自身,没有障碍。因此婴儿可以借助环境,把精神胚胎透过自己的活动固化在自己身上,固化在自己的人格中。这个叫实体化。
敏感期和童年
从这个宏观的视角返回儿童教育,我们看到蒙特梭利借用了这位生物学家对生物的描写,是为了借用这个概念,这可以使她在描述儿童敏感期的时候,在我们心中,给予了人类童年完全不同的意义。
我们反复提到,蒙特梭利是借用生物学家对生物的敏感期的概念,应用在了人类的童年。在她所著的《童年的秘密》中,她提出了五个敏感期概念:秩序的敏感期;口手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社会性的敏感期;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儿童的敏感
敏感不是敏感期。但在某个敏感期对相应事情敏感。儿童对童话、动画敏感,对讲故事敏感,对画画敏感,对游戏、电脑、汽车敏感。不难知道这是对基本能力敏感,对未来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敏感,对新技术、对艺术化的技术敏感。
蒙特梭利在阐述敏感期的时候,他这样描述人类的儿童跟生物界本质的不同点。他说胚胎期是所有哺乳动物的一个共有的,人类的儿童也有胚胎期,就是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这是人类的生物胚胎期,和动物很相似。它只是具有人的潜能,但只是潜能。是后来漫长的人类童年与动物完全的区分开来。
人类是这个地球上最高的生命状态,人类跟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本质,因为人有精神。而人跟动物的差异最根本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人类漫长的童年。漫长的童年期是生物人成为精神的人的一个核心的时期。
敏感期的长度
人类有漫长的成长期,和动物不同。普遍认为人有18年的成长阶段(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0—40岁都是人类成长的时期)。而动物一般只有1-2年的成长期,一匹小马出生后,1个小时就会行走。一只狗40天就可以断奶,1-2岁就可以生小狗。也许大象是成长期最长的动物,7-8年。这都是生物的成长期。
而人和动物最大不同的是,人不仅仅是生物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人是心智成长、情绪以及心灵成长的复合成长,我们把它统称为精神成长。
我们养一条小狗,养10年,可以和它建立非常好的情感关系,可以叫它狗的心智。但从几个月开始,它的这个心智是没有变化的了。而人不同,人的心智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如果不限定一个人的成长,他的变化和发展永远是超出养育者的预想的。而且人的精神终身都可以成长,即使在死亡的前一刻,成长都是存在的。
没有成形的没有独立的精神就是精神胚胎。我们和动物一样有生命的胚胎,和动物不同的是我们有精神的胚胎。精神胚胎是在0-6岁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甚至可以继续到12岁,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敏感期。
概略地,敏感期是那个由内心指引,向某个对象注意、关注、被吸引、条件许可时进入、沉浸、融入、成一体、引起愉快和快乐的那个时期。
敏感期和潜力
换言之,精神胚胎告诉我们他本质上是什么,敏感期告诉我们本质上他在做什么。但是敏感期综合着童年的更多的秘密,以至于我们作为旁观者,并不知道敏感期究竟帮助我们的孩子产生了怎样具体的生命特质,但有一点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敏感期的完成帮助一个生命成为了一个健全的完整的有品质的精神的生命。
实际上我们早就多少悟到了: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个词语——开发人的潜力。潜力正是精神胚胎的某个特殊敏感性,这个潜力并不是不可触摸的,也不是靠外力强行放在孩子的身体里的。期待潜力的开发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儿童是否能够将他精神的敏感性在期待的刺激下展开,在敏感期中被护航而完成。这种敏感期的完成恰恰是一个生命对潜力的一种最大的开发。但是更多的潜力更像藏匿的密码,等待的是被破译的机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