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2015-10-28 07:22:32)
标签:

原创摄影

图片博客

厦门蜀人

金门古厝

旅游

分类: 行走游记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游走金门,不时有红砖古厝的飞檐越过郁郁葱葱的道旁树映入眼帘,绯红的砖墙屋瓦、高翘的屋脊、精美的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的砖石浮雕、镌花刻鸟的窗棂金门红砖古厝的种种元素总能唤起闽南人似曾相识之感。这不奇怪,金门早先就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地区。建筑作为大地上最美丽的语言,诉说着一方土地的历史变迁与璀璨人文,也连结着闽台间的特殊地缘文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得名的金门,至今遗存2600多幢红砖古厝,而最著名的要数被辟为金门民俗文化村的金沙镇山后村中堡的“十八间王家厝”,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山后村中堡的红砖古厝是金门岛至今保存完好且规模最大的闽南民居建筑群。该村有雕画精美的闽南传统二进式红砖古厝16栋,家祠1栋,学堂1栋。它们始建于1876年,历时20多年,于1900年完工。完工后的建筑,红砖飞檐、水车堵、龙虎壁、正面墙身,皆以浮雕及华美的彩绘装饰,充分体现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之美。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在金门旅游,听着闽南话,吃着闽南菜,行走于红砖古厝聚落间,真心错觉自己仿佛就置身于熟悉的闽南之地。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金门民俗文化村所在的山后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共包括十八栋传统闽南二进式双落建筑,格局壮阔整齐,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金门地区流行着一句俗语叫有山后富,无山后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金门比山后村富裕的村落多的是,但却没有一个地方的民俗建筑比得上山后村。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金门民俗文化村主任是金门旅日华侨王敬祥,金门山后村人,父国珍于清同治年间东游日本,经商致富,为侨商巨擘。敬祥承继父业,为旅日华侨总商会会长。孙中山先生在日号召革命,他倾囊资助,不遗余力。1912年返回金门,尚出资建晋江及安海公路,又于故里山后建新屋18栋,安其宗族亲友。1923年逝世于日本。孙中山先生亲临吊唁,并赙赠银千元。他在故里所建房屋,由金门县政府辟为金门民俗文化村。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山后村的后山建有一座”望海亭“,登高远眺,海天一色。俯瞰村落,古居密布。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十八间王家厝”的全部房舍均系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是旅日侨领王国珍、王敬祥父子构建并分赠给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改建后的古厝群,依然不改迷人风采:红瓦木材盖顶,明艳脱俗;泉州白石砌墙,密不过发;交址陶装饰壁面,精美典雅;斗拱雕琢,富丽堂皇;燕尾翘脊,飞扬天宇;檐顶、柱头、壁饰皆甚精美,各式石雕栩栩如生。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徜徉山后村,相信你会多了一份安静,少了一点浮懆。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每一个角度都能取到蓝天白云红瓦红砖的美景,很是幸福。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同样是闽南民居,但是比福建的闽南民居维护的好多了,保持了建筑的原貌,没有乱搭盖的破坏现象,建筑设计很大气,很干净。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实拍】金门游踪(2)凝固于红砖古厝的闽台缘

PS:1979年,山后村被订名为「民俗文化村」,将村中典型之家族传统共有空间,加以陈设展示并开放参观,其展示文物馆包括文物、礼仪、喜庆、休闲、武馆、生产等六个馆及古官邸一座,为金门目前经规划整修、最为完整之古厝风貌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