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裕丰:余兵兄,这个技术它本质上就是利用波动的事情。
我现在经历20多年的股市,对技术的理解。更多的是什么呢?更多就是主力资金流向的这个方面,但是我这个主力资金流向,不是有些软件所说的那样,今天主力流出多少流入多少(具体可以通过看量价的变化,因为资金进入或离开都会留下蛛丝马迹,然后,长期资金的行为形成长期趋势,短期资金的行为形成短期趋势)。
实质上人在这个过程之中的时候,你很难看得清楚。但过后你如果把整个K线图打出来以后,你就会发现一些东西。如大盘,2018年的下跌,跌幅还是挺大的,2019年一波上涨,然后震荡,然后2020年疫情的两波下跌,再到七月份的上涨,之后的一个上涨,这时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这里头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技术。
当时你是不能知道很多东西的,可是事后呢,就能看清很多东西。如光大证券,你看它那波儿拉高建仓.然后就一直高点和低点中震荡,主力建仓后基本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个箱体震荡,然后7月呼哧一下拉到30多块钱,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主力就是拉高时候建仓的,然后既没有创新高,也没有创新低,一直在震荡,这就是典型的是一个资金建仓以后的一个动作。30多块钱以后,他出了多少货,再有没有一波儿行情?这个即使现在都很难判断了,但是前边儿这一带是很容易判断的。
你如果专门寻找那种低位的资金建仓以后的股票,埋伏进去等待着,等这个资金拉升,这种方法就是我说的:做股东--吃分红--等馈赠;就是这个逻辑,那么这种方法是无为而无不为。但这个东西你必须得熟悉,有经验,经常看才行。像我以前资金小的时候都就喜欢这么干。我现在的思路是什么呢?就是不管你看中不看中,只要有分红,企业不错,那么我就拿着。
大家还可以看一看银行股,随便找一个银行股。比如一直下跌,突然之间拉起来,以后你再看它震荡,如果是在震荡过半年了,它要是下跌不跌破这个低点,能突破那个拉高的高点,然后慢慢盘出那个高点,那就意味着主力基本建仓完毕了。
这个这种方法在长期下跌的股票当中是个很好用的方法。比如南京银行,它2019年最低到了6.2元-6.3元,然后拉起来,一直在这个箱体之中震荡,这次盘出去了。江阴银行也是,但它特别有意思的是2020年7月,这次拉高,一直没创新低,可能是有资金进建仓的,而且建仓的时间从7月到现在快4个月了,你想想这假设是主力资金在建仓,这个应该是很有机会。 苏农银行也是这样2020年7月份拉高,然后没创新低,而且中途有一次还略微超过那个低点,然后又下来.至少这大半年主力似乎是有建仓的迹象。如果像这种股票盯着技术,要有5日10日20日三线发散的这种状态,这种股票就技术来讲是值得买的.
比如说这个股票已经跌了N年,然后再一个低位你会发现主力开始拉高,然后长期震荡比如说半年\一年,然后有一次三线发散,这个时候买股票事倍功半,非常快,赚钱快,当然也得能拿得住。一个主力在这儿建仓了很长时间,这个上涨那肯定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儿。
当然也有不上涨的,如果这种方法绝对的100%,那不可能的。所以任何的方法它都有它的弊端,但是呢,这种方法也很养人,只要弄上几个,一年的收益也就有保障,乃至两年三年的收益都有保障了,这只是专门从筹码的角度上讲。
这种赚差价的方法,资金小的时候很难弄,因为资金小吃分红那很少了。所以资金小的时候,我的经验是,长期只做一只股票,收获更大,更容易操作.只是一定要关注大幅下跌下来,重新建仓的股票,一定要多看月线,买股票,一定要大跌下来以后,再金叉--买,而追买成功率不高。
用技术来选股票,心态要好!例现在这个“无锡银行”如果这次调下来,重新金叉就可以买.可以作为大家研究这种方法的一个案例.
我是月线级别买,看大做小,我一般搞这种游戏,把握盈亏同源的原则,咋买咋卖.也就是选择由自己,涨跌波动在主力,不要太在意,涨跌随缘!
真正的技术,就是知道股价涨跌波动的曲折性,自己很有信心的通过仓位来加减,我以前只做一只股票,就是这样降成本和增加股票数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