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1p9z1pgy6GJVr9NJK60&690
程意亭:男(1895年—1948年),原名程体孚,别名甫,艺名翥山樵子、洎山山民,斋名佩古,江西省乐平县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程意亭8岁丧父,由其兄长抚养长大。14岁起在祥盛粮行学徒。1911年,16岁的程意亭自行离家,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原江西窑业学堂)图画科,师从名家张晓耕及潘陶宇学习山水花鸟。1914年毕业后,程意亭在九江“普芳居”瓷店从事瓷上绘画。曹焜督军江西期间,在南昌建“迎庆楼”,负责建造的程先生与程意亭关系甚好,特请他为该楼作画。“珠山八友”中有的人通过程意亭的介绍,也参与了该楼的作画活动。l925年,程先生促成程意亭举家从九江迁往景德镇,于筷子弄开办瓷店,开始了在瓷都景德镇的艺术生涯,同时也与“珠山八友”结下不解之缘。他最早参与了“月圆会”的艺友聚会,亦是“珠山八友”早期的成员之一。
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是:程意亭从艺之初,喜好且绘得一手好山水人物。一次画友请人鉴赏其山水画时,听见有人戏谑地说了声:“画是画得很好,但稿子是我的。”他甚感自尊心受到莫大的伤害,发誓从今以后再不画山水,而专攻花鸟画。
另一个故事是:1931年,他为某官家绘制瓷板画,因只落款而未动笔,得罪了这个有来头的主顾。为逃避追究,他独自离开景德镇赴上海,慕名寻师来到浙派名画家程璋。(程瑶生)家中,成为程瑶生的入室弟子。他求师时隐瞒了自己从事瓷画的经历。程璋磨墨,担当勤杂3年,偷偷地学习了程璋的绘画技法。程璋早年宗没骨法工笔花卉,中年后改变技法,采用西画明暗透视之术,色彩浓丽、构图别致且不落俗套。他画松皴石把握大度、自创新貌的艺术特色,对程意亭影响极大,为其今后的瓷上花鸟画再攀高峰奠定了基础。
我公公收藏了一幅程意亭的一尺瓷板,看是老的,文字就是他的亲笔,可是,印章是涂了红的又用手改写的。想必这里一定有什么故事。这幅画,王大凡也有同样的作品,是不是第一个故事里讲的就是这件瓷板的故事?这幅山水人物画,是程意亭作品中很少见的。他是画花鸟的。
http://s9/mw690/001p9z1pgy6GJtIELvq78&690
http://s4/mw690/001p9z1pgy6GJtKCZR721&690
http://s11/mw690/001p9z1pgy6GJtMW6KR41&690
http://s9/mw690/001p9z1pgy6GJtSI0J389&690
http://s8/mw690/001p9z1pgy6GJtVIVJZd7&690
http://s5/mw690/001p9z1pgy6GJtZkamU84&690
http://s2/mw690/001p9z1pgy6GJu2NcS561&690
http://s8/mw690/001p9z1pgy6GJuaxKxFf7&690
------------------------------------------------------------------------------------------------
搜索资料,不难找到王大凡也有同样一幅瓷板作品。因此,是不是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画是画的好,但稿子是我的,猜想这话就是王大凡说的。
请看王大凡的作品:渊明探菊
http://s12/mw690/001p9z1pgy6GKcXU4Vteb&690
一下为仿品
------------------------------------------------------------------------------------------
http://s15/mw690/001p9z1pgy6GJV42EWy1e&690
http://s16/mw690/001p9z1pgy6GJVb6QV13f&690
仿王大凡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