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写作与发稿相关常识

(2021-11-22 19:09:20)
标签:

文化

社会

分类: 探讨

诗词写作与发稿相关常识

 

李维东

 

各位诗友,大家好!

我叫李维东,新加入学会的可能不太熟悉,以后我们慢慢了解。

咱们诗联学会从去年疫情以来一直没有开展集体学习,大家要求都很迫切,学会多次开会讨论,决定恢复集体学习制度,但由于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又日趋紧张,这样就确定了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来进行,安排由我首先就古体诗词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发稿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大家做以交流,让我们共同探讨提高。

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华诗词学会起草发布了十四五诗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就当下和未来全国的诗词创作制定了发展规划和目标,提出了创作诗词精品的号召。那么,什么样的诗词才算精品,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从大的方面讲,服务国家大局、满足人民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弘扬社会正气,这是大的要求,也是我们写作诗词应遵循的原则。规划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有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诗教质量、推进组织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抓好书刊编辑、规范评价标准、实施联动机制等等。而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最基础的还是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本篇仅就在书刊编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与诗词写作有关以及发稿方式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和诗友们进行一些粗浅的交流,希望能对诗友们起到一定的作用。至少我们以后写的稿件能更像诗一些,发稿更准确及时一些。

2008年以后,我就开始逐渐更多地参与原来老干部诗社的诗刊编辑工作,2015年底老干部诗社与诗联学会合并后也一直参与会刊的编辑或组稿,特别是在参与《梁山诗词楹联选》的编审过程中,很多问题更是得以集中体现,为了大家在以后的诗词写作中有所借鉴并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一些问题,同时就如何发送传递稿件向大家约定一个共同的规则或者说是发稿方式,方便诗友们及时将稿件得以展示并能为编辑所看到,避免漏发或错发的情况以及出现文字差错。希望通过与大家的交流,能够解决一些我们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使我们学会的工作尤其是诗词创作和会刊编辑方面得到一些基本的改善,那么我的任务就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诗词尤其是古体诗词无论怎么分类都有不同的要求,也有大致统一的规则。我在这十多年参与会刊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我们会员的作品始终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以前我们其他老师在讲课中也曾多次提及并反复强调,但一些现象却是一直存在。我们作为诗联学会会员,至少也应该是诗词或楹联的爱好者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但从我们收到的稿件看,一部分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有的诗友以为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首四句就是五绝或七绝,八句就是五律或七律了,并堂而皇之地标在题目上,先别说格律对不对,有的连最基本的押韵都做不到,也就是说根本就不能算是一首符合起码要求的古体诗,那就更不用说是格律诗了。

我们会员有的写了很长时间的诗,却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弄不明白,甚至还有的是退休老师,我不知道他是教语文的还是教数学的或者其他学科的,如果不是教语文的还情有可原,学生说错了可以说他的诗词知识是数学老师教的或者说是体育老师教的,如果是教语文的就实在说不过去,因为我们现在学生的课文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古诗,你是怎么向学生讲解古诗的,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东西怎么能给学生讲明白,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可以不写格律诗,但必须知道格律诗是怎么一回事,明白自己所写的是不是格律诗。其实格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以前其他老师也讲过多次,我们平常所说的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我们通常也叫做古风,古风是一种相对自由,要求相对较少的古诗,它产生的年代比较早,从我国最早的诗经看,应该说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口头流传的古诗,诗经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文字产生之前流传于民间的作品。近体诗又叫格律诗,这是自唐代才兴起的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他的写作就有了许多严格的要求,诸如平仄对仗以及韵律等,之后近一百多年来也就是从五四以来又出现了新诗,也叫自由诗。当然还有词,词也叫诗余,是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比诗的历史要晚一些,诗是早于文字的,在有文字之前就有了诗,而词是在诗有了稳固的基础并达到一定的兴盛程度之后才产生的,词有很多的词牌,每种词牌都有具体的要求,词产生于唐代后期,兴盛于宋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的由来。如果你要写格律诗词,那就必须符合格律诗词的要求,不然你就不要把格律标在题目上,以后大家发稿一定要记住这个问题。这些今天我们只做简单了解,至于诗词方面的写作技巧和具体要求后续会有专门的老师给大家介绍。主要是在于明白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不要擅自把不符合格律要求的标作格律诗,让人笑话。从这些年我们收到的稿件看,这种现象却屡禁不绝,希望今天之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当然如果你想写格律诗又不是太熟练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我们都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很方便,网上也有格律检测软件,你可以把自己写的东西直接复制到检测框内进行检测,怎么检测?无论是五绝五律还是七绝七律,每种格律都有四种形式,打开格律检测并将你的诗放入检测框内,首先选择你的诗属于哪种格式,四种格式分别是:平起不入韵、平起入韵、仄起不入韵、仄起入韵,平起和仄起怎么确定,就看你这首诗的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平声就是平起,仄声就是仄起,然后就是选韵,因为我们每首诗的第一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上面四种格式中的入韵不入韵也是说的第一句,所以就以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准,韵又分古韵和新韵,古韵默认平水韵,新韵又有新韵和中华通韵之分。新韵和通韵基本上区别不是太大,都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所谓押韵就是在固定的韵脚上使用的字必须是同韵母的字,除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可入韵可不入韵外,其他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入韵,而且一般是压平韵,但也有压仄韵的,不是太多,混压的情况就更少。选定之后点开始检测,就会显示哪个字的韵律不对,你就按显示的结果逐字去改,一直改到没有错误为止,就说明基本上符合格律诗的标准了,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符合格律用了一些很别扭的字,损害了整首诗的意境和美感。所以我认为,我们写诗也没必要非要追求写成格律诗,写不好你就写写古风,只要押韵,只要你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只要不把格律标在题目上就可以了。三言也好,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都好,或者杂言也好。千万不要再把格律标到题目上,这个没有什么可显摆的,显摆是要有资本的,没有资本也显摆就只能是弄巧成拙,让人笑话,希望今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语言和内容的问题。诗的语言有什么要求?精炼、含蓄、乐感(韵律和节奏感),即便是做不到这些,也要力求不让语言出现歧义,符合汉语言的表达习惯和人们通常的认知习惯。不要生造一些只能自己才能看明白的词语,我们写诗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别人看的吗?如果你写的东西让多数人都看不明白,那么你发出来的意义又何在?我们发表出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别人能理解你的所思所想并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写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才能让别人看明白,怎么让人能理解你所写的东西,你不能故意难为读者以显示你的高深。当然,写诗语言上是要追求精炼、含蓄,但精炼、含蓄要有一个度,不能只有自己明白,不要故作高深,不要用太偏僻的字、词和典故,如果实在需要那就要做注释,不然别人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内容方面第一要观点正确,反动的肯定不行,有负面的消极影响的也不行,另外要言之有物,看过后能让人知道你具体写的什么,不能看完你写的东西谁都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就是要有个主题,有积极意义。

本来是在网上找了写诗十忌和押韵十忌想着来给大家分享,但仔细看了一下,也是一家之言,而且有些问题还有争论,并不是普遍公认的理论成果,为了避免引起混乱,另外我们时间也有限,就没有把这部分内容放进来,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作参考,但也不要让那些太过于限制了我们的思想。

诗人写作诗词,除了自我熏陶娱乐外,主要是给读者品读、欣赏的,所以,首先要让读者看得懂,其次才是让读者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一首作品的最高境界,是用平凡普通的文字组合成最美的旋律和意境,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诲涩字眼,却能深入人心,流传千古。即是最好的说明。

下面再和大家谈一下发稿的问题。发稿有几种形式,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手写稿和电子稿,手写稿可以通过邮寄或直接交付来完成,这种形式相对简便直接,缺点是容易丢失和发生误读的情况,有的人写字很潦草,就像他写的诗,似乎是能让你看明白就不算他有文化,让编辑非常头疼,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而电子稿就有了更多的便捷和优势,也有更多的形式可以选择,而且不容易发生文字方面的差错,更方便编辑工作的开展,所以目前大多数期刊杂志和网络论坛都是采取电子稿的方式来完成组稿,所谓电子稿就是把诗稿打成可以即时传送的文字通过网络传播将自己的作品传递到对方的方式。许多人以为电子稿挺高深,其实很简单,我们会上网聊天就会发电子稿,大家不要把麻烦都留给编辑,要互相体谅,共同努力,用最简洁的方式把我们学会的工作做好。大家通过自己喜爱的上网方式,通过邮件发送、微信发送、QQ发送或者其他的即时聊天工具都可以,我们目前大多使用的是微信和邮箱,具有比较直接和清晰的针对性,直达对方。邮箱传送也就是发邮件,这对于经常上网的来说应该是最基本的操作功能,也是网络应用很常见的操作技能,但对于不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可能说起来不太好记,其实手机上也可以发邮件,只是要提前绑定一个邮箱地址,今天这个只作为了解,不作为介绍内容,以免对于老同志来说说得多了更乱更难记住。我们只针对最经常使用的微信聊天和转发、传送着重介绍一下。如果发邮箱的话我们学会的邮箱地址是梁山诗联学会首字母加2016,用的是163邮箱:lsslxh2016@163.com

微信是我们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即时聊天工具,也是功能较多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生活沟通的常用软件,基本上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有,微信聊天的打字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经常使用的大概是笔画、拼音和手写三种,有的还可以直接语音打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爱和手机提供的功能进行选择,也可以在这几种打字方法之间随意切换。

关于微信的使用,我们打开微信,可以看到右上角有两个符号,一个是放大镜,一个是圆圈里面带加号的。放大镜的功能是查找,通过它可以查找你想找的微信好友,也可以查找以前的聊天内容和朋友圈发过的内容以及你收藏夹里的内容、公众号等,这个功能是很强大的,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查询功能,能够及时查找到你需要的内容,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即可。那个圆圈带加号的符号是干什么的呢?发起群聊、添加好友、扫一扫、收付款、对违规内容进行投诉等,你需要那种功能就点击选择那种功能。然后是聊天界面的应用,我们打开聊天界面,无论我们使用哪一种输入方式,也就是打字方式,上面都会显示几个固定的应用符号,点一下输入框就会显示,也有常用的标点符号,如果你用到没有显示的标点,有一个符号,有的可能只有一个符号的符字,你点他就能显示更多的标点符号来选择,选完以后点返回就可以返回到打字界面。另外有一个123的符号键,那个是选择数字的,也是要选完以后返回,还有一个空格键是添加空格的,还有一个中英文切换键,另外一个是长方形前面带尖角里面有个叉号的是删除键,是对打错了的字进行删除的,还有一个是直角带箭头的,这个是换行键,换行或者加空行都用它即可。

上面说的是聊天界面几个键的使用,我们把作品打成了文字,怎么保存和发送,你想传递给谁,就在聊天界面直接通过聊天方式发送即可。对于发送内容或者别人的聊天内容或者重要的链接,如果你想把它收藏起来,你就点住它别动,就会出现一个框,里面有几个功能供你选择,复制、转发、收藏、删除、多选、引用、提醒、翻译、搜一搜,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就可以了。复制就是对你选择的内容进行复制,想发给谁直接粘贴就可以了,不用再重新打字;转发就是把你选择的内容转发给你想要发送的人,一般可以同时转给九个人或者转发到九个群组,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作品或者别人的作品与更多的人分享,就可以使用这个转发功能。收藏是一个很有用的功能,只要你对选择的内容点击了收藏,所选的内容就会永远保存在里面,只要微信不倒,他就会陪你到老,即便是我们有一天倒下了,只要你的账号存在,你收藏的内容就不会丢失,绝对不会出现丢失的情况。那么怎么找收藏的内容,一个是通过放大镜,一个是在右下角点我,再选收藏,你所收藏的内容就都在里面。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使用的不是智能机,用的是老年机,能不能发?也可以,利用短信功能,一般诗的篇幅都不是太长,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如果这些你都不会,家里总有孩子,实在不行你到街上打字部,让他打出来直接发到编辑部的邮箱里,邮箱地址我们刊物上有,上面也有,大家可以记下来备用。我看大家基本上都用的是智能机,也基本都会微信聊天,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收稿无纸化,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发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收稿时间问题,有的诗友写了就发给我和其他编辑,几乎是天天发,我的手机几天就清理一次,你发了我也保存不了,有时甚至会看不到,到出刊物的时候还埋怨,我发了那么多稿子怎么没我的,你天天发我都弄不清你哪是投稿用的,不要天天发,要选择一下,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发给收稿编辑,每次发稿在五首左右,不要发几十首让编辑去选择,我们学会的编辑都是业余时间义务为大家服务,不要增加编辑的工作量,大家相互体谅,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我们规定一个集中交稿的时间,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发的稿子才是有效投稿,其他的一律不算。上半年三月上旬为收稿时间,下半年九月上旬为收稿时间,无论微信传送还是邮箱传送只有这两个时间的稿件算是有效稿件。如果学会特殊情况需要征集稿件会另行通知。我们都有微信群,请大家平时注意群里的信息,及时了解学会动向,参加学会活动,尽可能的使每一个会员都能及时了解到学会的活动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提前作出安排。不上微信的,请提前和你熟悉的经常上网的诗友说好,让他有事及时转告你,这样的话我们学会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及时将学会信息传递到会员,避免信息不通畅的情况发生。

最后我用一首七言诗来作为今天分享内容的总结,希望今天的介绍能使大家有一点点的收获,叙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中华文脉五千年,文人骚客各立言。吟诗填词续风雅,立意构思重谋篇。

写景抒情言心志,精炼含蓄莫走偏。韵律节奏分平仄,起句收尾应新鲜。

意思表达要准确,生造字词惹人嫌。厚积薄发有佳句,胡拼乱凑招厌烦。

起承转合尊法度,赋比兴问相关联。名家名篇作榜样,继承创新颂时贤。

多读多练创精品,微信邮箱把稿传。手写容易出差错,费力费纸费时间。

网上转发可收藏,既不丢失也不难。大家相互来体谅,珍惜学会诗友缘。

到这里今天我们需要分享的内容就算基本完成了,感谢每一个能够把这个稿子看完的诗友,只要用心,我们收稿无纸化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郓城学会也有好多七八十的老同志,他们十多年前就能熟练使用邮箱和QQ发送稿件,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对于以上内容如有需要个别交流的问题大家可以提出来再互相交流。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