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车记》2011.09.24
一台自行车,就是我的双脚,替我行万里路。离开它,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寸步难行。可是20至22日连续三天,它给我罢工三次!每天一骑上它,它的后带就瘪瘪的。也许它累了,也许是想让人给它一个轻轻松松的时刻,也许是让主人给予它更多的抚慰…去修理它的时候,就可以和它象好朋友一样一左一右并列走着,如同朋友间说着知心的话儿。了解一下它的状况。
几次修车都是走过一道又一道的街。唉!找个修自行车的摊子不容易,可能是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人家都在开着四个轮子的,而我还在时代的后面跑着,隔着不远的距离就有一个汽配店,而修自行车的只是一辆简易的单车支在某个荫凉处就自成一个修车点。某个角落就是它的立足处,天做修车人的屋顶。所以找修车的地方得用心的看路的两边。连续修了三天的车,在不同的地方。修自行车的都是六十开外的人,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个又脏又累又不挣钱的行当了。也许将来修自行车的行业就会绝迹。自行车这种轻便环保的车子也就会悄然消失在公路上。代替的是冒着有毒气尾气的高级骄子了吧。
我的自行车后带里里外外都刚换了没一个月的时间呢,按理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天天出现一样的事情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做怪?自己分析是应该被什么锋利的东西扎了一下,而且这个东西就钉在了外带上。第一天,花三元钱粘上高高兴兴的骑回家了。第二天要去三中继续公务员培训。哼哼,车子不让你骑了。赶紧打的吧。傍晚了,又出去找修车的,顺便给妈妈买爱吃的臭菜去。车子一检查,里带上又出现一个三角口子,还是粘上了。师傅用他那双粗糙的黑黑的手,在外带的里层摸了两遍,没有发现什么诸如钉子,钢丝球丝、玻璃等伤害内带的隐形杀手。这回很感动于师傅不怕脏的精神,在师傅摸着外带时,我对师傅的认真态度心存了感激,便嘱咐小心啊,为什么不戴上手套,别扎到手。师傅说,手被扎破是常有的事情。没关系的。还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这个修车师傅身边总是有很多的人和他作伴,这个路边总有一个象棋摊摆在那里,总有不服的人在相互挑战棋艺。所以他是一边干着活计一边快乐地看着热闹。
第三天,还不错,将自行车骑到了办事的地方,出来一看,荷!又瘪茄子了。推着走吧,又得和它做一回亲密无间的交流。一直推到家里。中间去了趟超市,虽然没气了,但是还能载着东西。算是帮我在提东西。
下午,第一件事还是先修理我的车,上班也向后拖一下吧。挺好,推过两道路半街,找到修车摊,别说,修车的人真不少呢,前后都有人在等待。我的车子倒立在那里,等待中自己先行查寻一个外带。那个罪魁祸首居然赫然地紧紧插在外面。是一个锋利的玻璃片。三天来,就是它一直在对着温柔的里带下着黑手,每天一次致命一击。发现它就好办了,不能再让它作恶下去是必然的,但是我不敢冒然下手,怕我的手不是它的对手呢。师傅修过前面两台车后,拿来锥子等工具,撬下这块胆敢入侵我自行车的“敌人”。
师傅扒出里带来,放在一盛放水的凹槽里,又一处刺刺响,这就是受伤害的地方,三天来新新的里带就布满补丁了。这个师傅技术看起来比前面两位修车人娴熟,但是爱说道。端详着前两块补丁,问是那里粘的,并且给我指出,已有张开口的地方。说:没有这么粘的!
明显是炫自己,贬他人。第一给我粘车的人,是从前的老邻居,也是六十的人了,闷不出语。看到他,我说一句话:“我们是邻居,你不认识我?”人家那是带理不理的从鼻孔哼了一句:不认识!我也就知趣的将车放在那里去了大伯母家,免去烈日的晒,也不想和他聊。好没意思的一个人呢!大伯母八十三岁,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背已弯的厉害,走路也费力了,耳朵也发聩了。可是仍在叠着她那永远叠不完的元宝。一只给一分五厘钱。一天也就能挣几块钱。谁也不能终止她这个事业。人老了,能干点能自己挣点零花钱就由着她吧。
从粘车的小事中,可以窥人性一豹。不论多么小的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行业存在,就有竞争,就有挤兑。就能感受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