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急跌意味持筹心态开始不稳
周五的急跌走势让众多股民朋友犹如坐了一回过山车,特别是在上综指面临6000点整数大关、深成指逼近20000点关口,高企的指数无疑是敏感的,急跌走势更是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困惑,大盘是否又在构筑一个阶段性的顶部?
其实,急跌并不一定能在消息面上找到支持的理由,翻开周末的报纸大家也没有找到导致周五大盘跳水的原因,在牛市里即使有也是被当成“利空出尽是利好”。我们认为,周五的快速调整更多是技术面引发的调整:获利筹码太多引发的沽压、投资者持股心态不稳。特别是在工商银行、中国石化等权重指标股快速拔高导致指数虚涨的背景下,引发了大家对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忧虑。
通常情况下,大盘急跌较多出现的区域通常在相对的阶段性高位,这可能意味着高位盘整行情的到来,但连续急跌的走势在牛市并不多见,5.30行情是个特例,不会轻易重演。周五的急跌属于这种类型,下周初大盘有望走稳,并维持区间震荡。而在刚刚脱离整理平台的上升途中,出现的急跌一般成为理想的吸筹时机,很快被中阳线收复。
下周我们需关注的几点消息包括:第一,《华夏时报》报道中石油最快10月22日推荐路演,在完成机构询价,网上网下申购等流程后,将在11月初登陆A股市场,募资将近500亿。虽然市场完全有承接能力,不过,管理层接连发新股的目的更值得玩味,市场资金面是趋紧的。第二,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9月份货币供应依然偏快,但是持续的存款搬家现象有所缓解。显示出流入股市的资金在逐步减少,而目前行情主要是由资金来推动的,资金面大盘存在隐忧。第三,财政部昨日发行了295.8亿元3年期记账式国债,而往往在发债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提高准备金率甚至是加息。尽管今年以来央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出台频率之高前所未有,但我们从最新的金融运行数据当中依然看不出减弱紧缩政策力度的依据。
邓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