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季少女被投票逼杀,是谁导演了那场荒唐的演出?

(2010-04-30 20:33:49)
标签:

雷梦佳

投票逼杀

杂谈

感悟

花季少女被投票逼杀,是谁导演了那场荒唐的演出?

     4月6日,雷梦佳和同年级其他班另一个女同学打架,班主任周老师在4月7日组织全体同学投票。投票之前,周老师让雷梦佳先回避,然后让全班同学就雷梦佳严重违反班纪班规的现象做了一个测评。测评是道选择题:是留下来给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是让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结果26个同学选择让她回家接受教育一周,12个同学选择再给她一次机会。在得知自己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后,该少女留下遗言,投渠自杀。(信息来源: 新华网)

    从消息中我们可以知道,造成雷梦佳选择自杀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同学”不给“留下来给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而要将她赶走, “让家长将其带回家接受教育一周”,因为她不被大多数同学见谅见容,走投无路所以自杀。

    我们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大部分同学”要将她撵回家?为什么班主任要不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她认识错误,而要扩大班级影响搞这么一个“测评”呢?原因就是“雷梦佳严重违反班纪班规”。班规森严,学生违反了她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想,该班班主任之所以选择这么个“测评”处理方式最初的愿望是以此为警戒,严肃班规,达到下不再犯的震慑效果。所以在这个测评中班主任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班规在上,有了班主任的或明或暗的“定调子作提示”,所以“大部分同学”狠心的选择了最严厉的处罚方式。而学生们对于这种处罚方式肯定也是早有见识,有例可依,所以当老师将决定一个同学去留的权力赋予到他们手上时,他们很简单第依葫芦画瓢。

    再回来看看事情的起因——“雷梦佳和同年级其他班另一个女同学打架”,我们禁不住要问,谁小时候没有同别的小孩子打过架?吵嘴打架是不对的,但试问谁没有犯过这个错?小孩子打架是多大个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来班主任给她做好教育做好引导让她认识到打架不对就行了。为什么要这么大动干戈,苦苦相逼?小孩子对行为没有判断力,难道你为人师的老师也没有最起码的判断力吗?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都不能正确的进行处理,却要如此不负责任的选择简单粗暴又荒唐的“测评”吗?

    所以,该班班主任对于雷梦佳的投渠自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该班班主任却不是造成雷梦佳投渠自杀事件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始至终在该事件中未曾露面的学校教育。因为学校以升学率作为办学指标,为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必然采取诸多的考核测评评比方式来将老师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去,并且绝对强调学校纪律班级纪律,并且采取强制实行绝对压制学生严禁学生违反触犯这些纪律,以确保学校的良好学习环境,这个我们从上述消息中透露出来的动辄“让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可以窥豹一斑。

    所以当雷梦佳和别班女同学打架了,她的班主任要不惜小题大做、扩大班级影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雷梦佳的去留,因为雷梦佳打架事件违反纪律,给学习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其次让本班在学校造成不良印象,将影响班级评比,因此雷梦佳必须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

    对此我们不禁疑惑,学校原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且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当学生违反纪律犯错的事情时都这样简单粗暴的对待吗?为什么不进行教育引导呢?而这不能全怪老师,学习成绩至上,当只面对提高学习成绩这一项工作就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穷于应付,所以老师往往易于动辄将学生撵回家教授家庭教育。学校,向来忽视学生的人格、品德教育。

    所以,对于这一场荒唐的投票逼杀事件我们在心痛之余,实在是有必要对于这件事件中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在两项一轻一重的选择中,多数人对犯了错的朝夕相处的同学不给“机会”而选择“从严处理”的集体行为,对于那个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无法做出正确对待表率一手设计这个荒唐投票测评的班主任的行为,以及该通过该事件折射出来的背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做出深刻的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