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彩陶古代希腊希腊人埃及人毕加索古希腊杂谈 |
分类: 随笔 |
说到古希腊艺术就不能不说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但前面已经带到多过雕塑和建筑,我想我们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绘画上,这样似乎更可以承启话绘画这一主题。
古希腊的绘画,前期主要可以从陶罐上的彩绘开始,后期我们主要有两方面可以说,一是马赛克镶嵌画,最著名的有Alexander great mosaic,二是古罗马的壁画,主要是庞贝古城挖掘出来的壁画。
有人说我写的这些有些乱,虽然标有序号,但觉得这不像系统论文或著书文论般的连贯,有着颇为“散”的感觉,是呀,现在,在时间和内容甚至形式上的叙述有些乱,形成这缺陷的因素主要是这些都是我利用路上时间的用手机书写拼凑而成,我没有静静坐下来写作的时间,或许这样更好,让我不能过分理性的条理,就因散就散吧,作为偶的特色“散文”。现在让我们先从彩陶上的画开始吧。
直接切入古希腊彩陶吧。
和一般古代彩陶不同的是,古希腊的彩陶让人感觉非常现代,三千年的历史仿佛就在面前,实在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彩陶,中国的我们也曾看到,但一眼就是古远的感觉,而希腊的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希腊人的观察方式和我们现在的观察方法非常相近,因而创造了和我们视觉经验相似的视觉形式,这是让我们觉得古希腊绘画艺术和我们感觉特别相近的主要原因。
在彩陶上各民族古代绘制的人像等图案非常多,为何只有希腊绘制的图案接近于我们现代人的视觉经验,我们只能归功于一个理由---科学,希腊人的绘画是一门在科学的基础上诞生的绘画艺术,其特点是科学的再现理想化的表现。
在色彩上,早期彩陶上的希腊绘画艺术的色彩构成比较单一,主要是红、黄或白色和黑色组成,而镶嵌画通过不同色彩的材料,在色彩上就大大丰富了许多。
彩陶的色彩很稳健,也不可能不稳健,因为色彩实在太少了。
我看到的古希腊彩陶资料不多,或许研究艺术史的比我有更好的解答,不过我还是认为我的判断的方向和艺术史的方向可能不同,可能有着建设性。
在古希腊的彩陶上的彩绘我归纳了二种形态,一种是力量和权威,一种是性。这两种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首先我们把目光停留在古希腊彩绘的造型上,造型,是最能显示人对形体的理解的科学性的,我们试图通过一件器皿的图案来说明。
我选择了一件画有一群展开竞争的跑步者的彩陶来说明。这件作品是网上下载下来的,被阿迪达斯作为运动鞋广告使用。
http://s5/middle/4cc18f82hd5867d20e4f4&690
彩陶上的跑步者用黑色色块绘制而成,对于为什么用黑色绘制人物,希腊人是白种人,用黑色来绘制的目的应该是古希腊人已经认识到收缩的黑色更具有重量感,更能表现人体的力量,在色彩非常有限的条件下用色彩最大化的表现人的视觉认同和情感取向,这和古埃及壁画色彩的明亮沉稳庄严的美学取向是不同的。
彩陶上张开手臂迈开步伐的跑步者,古代希腊人已经在运动平衡上做了科学细致的分析,运动中的人手脚对立左右的前后是相向想错的,这符合人体运动平衡力学的实际,说明古希腊人在运动平衡上已经做了细致的研究,我们看下前面三个跑动着的人的生殖器,在跑步的不同阶段上抛下落的角度位置也是不同的,这充分说明了古代希腊人对硬体和软体物件在运动中的函数变化的规律性有着细致而科学的观察,这在以后的古希腊表现性感的彩陶上的绘画的对比中还会讲到。
在造型上,早期的彩陶上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到依然有着古埃及绘画的侧脸正眼正胸侧身的特点,但已经有所改变了,眼睛和胸不再是正正面的,而是侧了大约3/4,显示了对古埃及神话般的造型的改变,时期更适应人类视觉的更实际的科学性,这点上且不论精神层面的高下,而是肯定古希腊单纯的站在人类一般视觉经验科学的角度观察描绘的结果。
我至今没有搞懂古埃及人为什么要把人画成正眼侧脸正胸侧身呢?是一种观念还是人类幼稚期的观察特点,我找不到答案。最近,我突然有了一点开窍,觉得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就是古埃及的壁画的现代人的复杂化。但当我把两者比较时,我觉得我更喜欢古埃及的壁画。
第一在精神质量上是不同的,古埃及的壁画让人感受着神圣的永恒,而在毕加索的画里的探索有着明确的规则和不确定性,埃及人虔诚实在,愿望一目了然,而毕加索太狡猾,愿望是被隐藏着的,找不到起点就找不到路径也无法进行逻辑上的推理。显然埃及人的这种神圣的哲学古代希腊人并不接受,古希腊人更忠诚于自己的眼睛的真实的美学意义,黑格尔美学中说美学这一词来源于希腊文,
第二,实际上我在第一里已经讲到过,古代埃及壁画的原点和终点都很明确,毕加索的油画里原点难找终点没有,这可能就是古希腊及希腊以后的和其他文明的不同,古希腊艺术在空间上具有点对称的放射性,放射性的特点就是只有原点没有终点,而古埃及的壁画是处在全息范围内的,古埃及人画一块田地在空间上就是一个正方形,是古埃及人看不到透视的存在吗?阿芒神庙的廊柱可以很好的诠解透视,这样来认识一个对于能够建造金字塔的民族是可笑的,我认为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在艺术上的追求的真实性是不一样的,埃及追求的是度量上的客观实际的真,而古希腊追求的是感官上的视觉客观实际的真,古代埃及追求的是撇开条件的真实的永恒,古代希腊追求的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暂时的驻留,显示了哲学观上的不同,宙斯取代了他的父亲,宙斯也将被他的儿子所取代,试想如果宙斯也不是永恒的,那么还有什么是永恒的呢?如果横向对比中国的艺术表现,这一哲学观的差异将会更明显,中国追求的是象征性的循环对应关系,这涵盖了中国绘画戏剧甚至民间习俗。
所以,古希腊彩陶绘画中对正眼侧脸正胸侧身的还不太全面的修正,可以看着古代希腊人改变古埃及人的形式表现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体现,也就是说为了实际真实的埃及艺术正在被导入视觉真实的希腊化过程,以后视觉真实将是古希腊艺术的必然,透视光影理论化是必然的推理,如果这一进程不被打断的话。古代埃及希腊对真实性的表达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但在视觉角度古希腊的视觉真实更符合人类视觉的集体经验的视觉的真实表达,故而古希腊视觉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上觉有更为强大的经验优势。
在形体表现上,希腊人表现出对人体比例解剖的出色理解,虽然有些线条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还有些勉强甚至是画蛇添足,但如果我们加一个三千年的距离,我们任何的挑剔都显得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对于绘画者,详说线条位置的准确度似乎没啥必要,我们的视觉经验对骨点和肌肉形状走向拉伸变化足够给出判断和答案,这里我要说的是古希腊人对描绘对象为了表现而对肌肉的夸张而不失真实的度的控制,几乎达到完美程度,对弧线的运用,恰好的表现了弹性和蕴涵的张力,使得古希腊绘画比同期其他民族的绘画来的更加实际生动具有活力,并且可以让人容易接受。
古代希腊绘画艺术表现得很节制,是在科学观察下的视觉表现的节制,不过也有狂野,在描绘性场面的绘画表现的则是另一幅画卷,可又谁能说不是因为这种科学严谨的把握才给了表现的充分的自由呢?
体现人性化理想化的美好,科学理性。含蓄节制,在力所能及的可控制的范围扩张,使得作品具有内在力量,这是古希腊艺术的特点,也是其艺术的形式风格,更是其精神的所在。
古埃及的阿芒神庙即雕塑及绘画到古希腊的神庙即雕塑及绘画,形式和内容在精神本质上几经不同了,古代希腊迈出了从神性走向人性的完美的一步,以人为本的民主科学的理论就像一盏明灯,在人类迷失自我迷失人性的时候,其光芒显示出人性追求美和善的方向。
哦,表现和科学,不被科学节制的表现似乎在张扬人性,其实是在吞噬人性,而只有科学的表达,其间没有人性,更不是艺术,这个度的制衡,没有定量,没有定律,只有凭借感悟不断的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