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刘双喜导赏节选篇)

(2012-12-21 17:15:27)
标签: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英国美术300年展

刘双喜

志愿者导赏分享

文化

分类: 博物之旅

http://s8/mw690/4cc16b76td13f18815d47&690

】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里的冬至日,包饺子吃馄饨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好像并不靠谱,所以这次的《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览今日如期结束!我也一并结束此次参观介绍最后篇。
 画面中的讲解员就是周娅老师给我们推荐的@文化讲解员 刘双喜老师。 
http://s11/mw690/4cc16b76td15449ae849a&690
《考姆翁布神庙废墟,上埃及》 约1842-1843年, 作者:戴维.罗伯茨(1796-1864年)
罗伯茨是苏格兰著名的东方风格画家,他根据自己的一次旅行中所绘制的草图,创作了这幅作品。展现了神庙在被修复和重建之前的样貌。
http://s1/mw690/4cc16b76td13fadcb1c60&690
】《波吉亚家族》1851年, 作者:但丁.加布里.罗塞蒂(1828-1882年)
这幅小尺寸的画作大约讲述的是这个波吉亚家族黑暗、丑陋和复杂情感的历史。好像这样的不寻常主题在英国绘画作品中很少见。
这次很多老师的工作照我都是从这个单元跟拍、抓拍的。所以这个单元很多代表性作品我当时都没有完完整整地听过。这幅就是没有听讲的作品其中之一,不多介绍了。
http://s5/mw690/4cc16b76t7b5320d05d84&690
 画作尺幅很小,在一个小角落里,也许很重要,每一位老师都会给观众介绍这幅作品。但是不好拍,观众多了我挤不进去,观众少了我只能拍背影。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8ZH00SIGG.gif
http://s16/mw690/4cc16b76t7b53390097cf&690
】博物馆资深讲解员 @闲人老朱 朱宏老师
  
  应邀前来为科学院专家教授做专场导赏
http://s12/mw690/4cc16b76t7b5338e6b2cb&690
】博物馆资深讲解员 @xxxxjjjj2010 景晓棠老师
一对一讲解的工作照片不好拍:有时候观众和讲解员都不愿意配合,但是这次我发现讲艺术展的老师个个都是落落大方,很自然,并不刻意回避我的镜头。所以为他们拍照我特别高兴!
http://s14/mw690/4cc16b76t7b532088723d&690
】《母与子》 1864-1865年, 作者:弗雷德里克.莱顿(1830-1896年)
    画家莱顿是维多利亚晚期伤感的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主要代言人,19世纪末最有声望的学院派画家之一。
    古希腊建筑中多里克式柱子和爱奥尼亚式柱子有男性和女性的代表含义,这幅作品为女性题材,所以采用了爱奥尼亚式画框。
http://s15/mw690/4cc16b76td13f45d4b6be&690
】画框上左右两侧的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子图案
原来油画作品选择画框也有很多细节讲究的,长了见识!
http://s5/mw690/4cc16b76td13f46121714&690
画中各个部分都涉及了一定的东方元素,体现了东方风格对画家莱顿的影响。波斯的地毯、日本的屏风、中国的雕漆花瓶、布鞋等东方元素的混搭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之前我是从周娅老师微博推荐中熟悉刘双喜老师,并没有听过他的讲解。我无意中在抢拍他在这幅作品前的工作照时从他的讲解中收获了我想知道的信息与知识,于是我开始了他后面几幅作品导赏的串听。
http://s14/mw690/4cc16b76t7b53205632fd&690
】《金鱼池》1861年, 作者:爱德华.伯恩.琼斯(1833年-1898年)
    琼斯是拉斐尔前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拉斐尔前派理想的支持与实践者。
    这幅水彩肖像画作品简单、精致、唯美。
http://s3/mw690/4cc16b76t7b53207c6b52&690
】在色彩学上,黑白两色是极色,红绿两色是对比色,起到了视觉感官上的一种刺激作用。双喜老师的导赏分析中脱离了画面背景及故事的介绍,联想到了服饰以及交通灯的相同色彩运用原理,给了我思考这幅作品很大的触动和提示。多听、多学启发了我训练自己逐渐
运用已知信息来拓宽欣赏角度。
    我想,对于大多数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同学来说,我的这种思路不宽阔的现象也不少见。没关系,走进博物馆,我们也能自己打破这种局面获得进步!
http://s12/mw690/4cc16b76td13f464d812b&690
 《黄色的奔跑者》1946年,  作者:波特.兰妮恩 (1918-1964年)
    画家将自己定义为画中山坡上那只黄色的小狐狸,穿越美丽的风景寻求生命的回归。中间有两匹马,代表平安。棕红色小马身子的后半部分下面有个胚胎摸样的图案,代表生命的种子。
http://s11/mw690/4cc16b76td13f96f5097a&690
】这是一幅抽象画作品。画家
提醒人们,在那看起来永恒、一成不变的背景下,事物的稍纵即逝和时间的紧迫。这是他的《时代系列》八幅作品之一。

    结束讲解后,双喜老师顾不上休息,折回前两个单元给我补充了几幅画作,让我又意外地多收获了部分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点。
http://s2/mw690/4cc16b76td13f43fc0ea1&690
】《瓦尔基里》1868-1873年, 作者: 弗雷德里克.桑滋(1829-1904年)
作品为拉斐尔前派绘画风格,画中主人公是北欧神话中的女神瓦尔基里,专门挑选和预言死于战争的人的名单。
http://s7/mw690/4cc16b76td13f46b99136&690
】瓦尔基里与乌鸦的对话暗示着一位国王即将死于一场战争。被黑暗即将吞没的日暮风光则暗示死亡的迫近。
http://s9/mw690/4cc16b76td13f468baca8&690
 脚下踩着骷髅头,表示她对死亡的冷漠。(与唐卡里骷髅头感觉截然不同)
http://s15/mw690/4cc16b76td13f4706224e&690
】还是第二篇中的《皮尔公园》
画面近处的主建筑是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天空的灰暗体现了当时的工业污染。
http://s8/mw690/4cc16b76t7b5320b97227&690
】这种看不到五官,没有表情,用简单色块表现的人物绘画创作,最开始是不被人们接受的。
   我无意中第一次听到了刘双喜老师的导赏与讲解,非常愉快,很受益!这次见面我才知道,其实我半年前在这个展厅里遇见过刘双喜老师,《凿枘工巧——中国古代卧具艺术展》!
http://s9/mw690/4cc16b76td13fae376428&690
】《沉思》约19世纪40年代,作者:詹姆斯.桑特(1820-1916年)
画家桑特担任过维多利亚女皇的官方肖像画家,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大部分是贵族。这幅作品最可贵的是画家将画中女子的艺术美感充分展现了出来。
http://s6/mw690/4cc16b76td13facbb0755&690
】古典唯美与浪漫创作,喜爱和接受的观众还是很多的。
http://s14/mw690/4cc16b76td14022905d2d&690
】欣赏时带上相机为自己给作品做双份存档,还是很有意义的!
http://s1/mw690/4cc16b76td14022beb350&690
】随着文字、图片处理的模仿与学习,我开始享受到了分析和抓怕细节的乐趣与收获了。
http://s6/mw690/4cc16b76td14022f9e9d5&690
】乐在其中了!
http://s10/mw690/4cc16b76td13fada0b879&690
《以利亚的牺牲》 1863年,  作者:艾伯特.约瑟夫.摩尔 (1841-1893年)
画家摩尔是唯美主义代表画家,作品风格很有装饰性特点,通过选择严肃的、忧郁的题材进行创作,寓意性更接近古典风格。画面中对人体的处理属于19世纪六十年代新生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http://s13/mw690/4cc16b76t7b532b5efd4c&690
】拍摄细节画面时,我关注的是画面人物的表情与服饰
http://s16/mw690/4cc16b76td140226140ff&690
】从画面衣褶联想到西方油画的写实与中国绘画的写意的不同感触。
    这次展览宗教题材的画作也不少,两次参观时我还错过了一部分作品的导赏与讲解!等有机会再做欣赏。
http://s9/mw690/4cc16b76td13fb1047c88&690
 《阿波罗》1874年,作者:布里顿.里维埃(1840-1920年)
    画家里维埃擅长动物题材绘画,采用古典绘画风格解读、诠释古代文学和神话,画面上一定会有动物的出现。这幅画作的取材于戏剧作品《阿尔刻提斯》,太阳神阿波罗弹奏的音乐令动物们听得入了迷。
http://s4/mw690/4cc16b76t7b532ae36323&690
】在博物馆看过很多展览以后,有时候遇到这件作品就会联想到其他展览作品。这幅《阿波罗》作品我没听讲解,当我自己在展厅浏览作品看到它时,马上想到了九月底在国博看到的下面这件唐卡作品细节图。
http://s12/mw690/4cc16b76t7b5335254ebb&690
】我的《2012年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之四,上师篇中米拉日巴讲道场景细节图。(当时因为喜欢洛桑导赏就去查米拉日巴的资料,了解到这个细节画面的故事后我记住了米拉日巴,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想起米拉日巴的故事。)
http://s5/mw690/4cc16b76td13fad6a7f04&690
】阿波罗弹奏竖琴
http://s14/mw690/4cc16b76td13fae82211d&690
】从洞里钻出来,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享受着天籁之音
http://s9/mw690/4cc16b76td13faebc8a88&690
】如痴
http://s11/mw690/4cc16b76td13fafd46b8a&690
】如醉
http://s10/mw690/4cc16b76t7b532b1d3969&690
】自我陶醉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8/mw690/4cc16b76t7b532b3325c7&690
】忘记了恐惧
http://s1/mw690/4cc16b76td13fb03e0510&690
】投入与专注
http://s5/mw690/4cc16b76t7b532b3f2c74&690
】听音齐来
http://s11/mw690/4cc16b76td13fb143652a&690
 这是本次展览中,我自己为其他观众做了导赏实践的一幅作品。既为那位观众描述了画面细节,又介绍了这种题材的用意,还借这幅作品给她示范了一点点处理拍照反光的小窍门。得瑟吧!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13/mw690/4cc16b76td141c2fd645c&690
参观结束后,补拍作品图片时,还是在《阿波罗》前为一位山东临沂做美编的女孩拍摄了与作品的合影,她硬是要把背包里的矿泉水送给我喝,盛情难却,我接受了这份特殊的礼物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两次半日参观,串听了三位老师的导赏与讲解,我大约了解、熟悉了这80件作品中的约30幅画作,收获还是不小的。第一次参观,我掌握了周娅老师给我分享的画面细节;第二次参观,我掌握了张鹏给我分享的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家及艺术流派;抓拍双喜老师工作照时,我从双喜老师的讲解与导赏中获得了想知道的自己没看过的艺术展里老师们介绍过的部分知识。
    其实,一个好展不光是可以多看几次作品,甚至还可以多听几次导赏。这些讲解员老师各自的风格都不同,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欣赏角度。同一幅作品,有机会听到几种不同角度的导赏与分享,我发现这样听不仅容易记住更多作品,还能启发自己多角度学习与欣赏。一系列的参观收获和愉悦的心情给了我写这次展览作品和讲解员老师的灵感。
    今年随参访团参观博物馆,听讲不下50场次后,逐渐养成了写参观博文的兴趣与习惯。初学者,模仿阶段,贵在参与,贵在坚持!

    此次展览的参观纪实,记录了我对讲解员老师们的真情实感(欣赏、感激与尊重),其中张鹏篇也代表了我作为四月公益志愿者组织的一员对张鹏、对这个集体组织的喜欢与感激之情。
    感谢周娅老师《启蒙的艺术》导赏给我的启发与鼓励,也感谢四月公益志愿者组织和北京博物馆通篇参访团的组织活动给了我动力与灵感,还要感谢罗勒叶等童鞋团友给了我榜样的力量和无私帮助,更要感谢美好的各大博物馆给我提供了与大家相识与互帮互助和参观学习的机会。
    
    我感恩,我努力,我相信自己会有进步!

(虽然不大理想,但暂时终于慢完了,哈哈!末日真的有点坐不住了,玩两天后继续我的参访团老少顽童大闹天宫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12月13、15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英国美术300年展览》各位志愿者义务讲解员老师导赏画面回放:
http://s7/mw690/4cc16b76td14039dee996&690
】漂亮老师的最美笑容,我喜欢的景晓棠老师。
http://s4/mw690/4cc16b76td140384ea8c3&690

http://s6/mw690/4cc16b76td1403b2af315&690
】讲解结束了,观众还想跟吴蜀康老师交流,干脆坐下来尽兴!
http://s16/mw690/4cc16b76td1403b6826bf&690
】闭馆前的五分钟,展厅里的最后一个部分,三位老师还在坚持为观众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