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很少看电视,没太多时间。

央视5月27日《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网曝广东小升初神题难倒不少成年人”的节目,我是后来在网上看到文字稿的。
是这么回事,网曝广东佛山一小学小升初的“神题”难倒了不少成年人,什么题目这么厉害呢?
原来是猜谜,五道题猜五句成语。第一道:20除以3;第二道:1除以100,或百分之一;第三道,9寸加1寸等于1尺;第四道,12345609;第五道,1、3、5、7、9。你能猜出来吗?
记者拿这些题随机采访几位成年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算了吧,还是直接告诉你答案:20除以3,结果为6.6666......答案为“陆续不断”或“六六大顺”;百分之一,为“百里挑一”;9寸加1寸等于一尺,为“得寸进尺”;12345609,为“七零八落”;1、3、5、7、9,全奇,所以为“举世无双”,“天下无双”也行。
校方认为,这些题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锻炼思维,活学活用。
......
悲了个催!猜我立马想到什么?我立马想到了“大忽悠”赵本山,想到他那个著名的“树上七(骑)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愣是把好端端的范伟给“忽悠”瘸了。树上七(骑)个猴,地上一个猴,到底有几个猴,答案有若干个,可以是8,可以是2,还可以是9,其中有只猴怀孕了。也可能是10,有只猴怀的是双胞胎。也有可能是11,两只猴怀了双胞胎。12,16......猴子毕竟是无需计划生育的。
就是说,无论怎么答,都会被老赵忽悠。那这算不算增加知识面、锻炼思维呢?
兴许这所学校的领导、老师真想拓展思路,对现行教育作些改革尝试,但个人认为,这种知识含量极低的改革有点“逗霸”,太搞笑,太忽悠了。我国的教育现状得改,这是不容置疑的。怎么改,撇开体制问题不谈,我就想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将灌输式教育改为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前不久读到李敖一篇文章,他举了不少例子,以说明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不仿借用一下。有次他去日本,考虑到我们与日本在某些历史问题上观点相佐、相反,所以特别注意日本中学校在考试方面与我们有什么差别,他看到日本高中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日本与中国每一百年打一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称为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称之为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你认为大概在什么时候,开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地方?
有个学生是这么答的:日本可能在台湾回归中国后,与中国有一战。台湾回归中国后中国可能会封锁基隆港与高雄港,台湾海峡介时成为中国内海,日本的油轮于是统统只能走基隆和高雄的右侧,这样势必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台湾海峡是日本油料运输的生命线,如果遭到封锁,日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战争可能由此而起。战争发生的时间大约在2015至2020年之间,日本现在要作好对华作战的准备。
日本老师阅卷后,给这名学生打了个“A”。
反观我们的中学生涉及到日本的考试题目,一般都会是中日甲午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哪块土地,赔了多少银子?辽东半岛是何时割让的,台湾、澎湖是什么时候丢掉的?......人家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却在灌输知识。
其次,改革要让孩子们打开思路,不强求一律,文科类所谓标准答案有时真的害人不浅。
还借用李敖文章中一个例子。
李敖有个侄子在大陆念书,有次他看到侄儿带回家一张试卷,上面有这么两道题。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请你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句写下来”。
李敖的侄子写道:“我的日子滴在流的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老师在这个答案后面大大打了把叉,因为标准答案为:“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李敖觉得奇怪了,一篇好文章肯定有不少佳句,你可以喜欢这一句,他可以喜欢那一句,难道这需要统一思想吗?
还有一题让李敖彻底崩溃了。
“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侄子的回答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相信换谁都会这么答吧。结果老师在后面重重地打了把叉,因为标准答案为:“‘π’是一个数学、物理学领域的数学常数”。
不能不说,这都是“神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要把培养孩子们尊重事实,讲真话,也就是诚实作为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老师必须承认历史,尊重历史。比如,对已经被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的文革,就应将期间发生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原原本本告诉孩子,告诉我们的下一代,以避免这类人间悲剧重演。
还比如......
......
教育改革的路子很宽很宽,值得改的地方很多,我们完全没必要去玩“20÷3猜一成语”这类无聊,近乎于“忽悠”的游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