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对全体中国人来说,这段日子是喜庆、欢乐的。不过,悲剧于某些人依然会不期而至,比如匆匆忙忙回家路上遭遇车祸,疾病,生离死别,意外闪失......其中有些是无法避免的,但有些可能真的是大意,抑或是由于当事人和与其有关联的人对后果缺乏应有的认识,比如,这段时间频频发生的车祸,又比如,下面这件事——
据印度报纸《亚洲时代》2月7日报道,印度警方称,一名来自中国的23岁女子4日晚在新德里南部遭一名印度男子强奸,涉案男子目前已被逮捕。(环球网2月7日)
可以想象,在这段本该欢乐的日子或以后更长的时段里,这名23岁的中国女子和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会不同程度地倍感痛苦、扫兴,更多人因同属华夏子孙、血浓于水,会为她难过和惋惜。
报道称,这名受害中国女子目前在新德里南部卫星城古尔冈市一家私有公司实习,强奸她的男子名叫谢赫(Tarik
Sheikh),28岁,是名大学管理学毕业生,在新德里从事高档派对筹办业务。当地警方说,被害女子与被告是半年前在一场派对上认识的。本月4日晚,两人在新德里共同参加一场派对结束后,谢赫假意送遭侵害女子回家,却把车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那里,谢赫请这名中国女子喝酒,在将这名女子灌醉后对其实施了强奸。事后,谢赫警告这名中国女子,如果报警将遭到更严重的报复。
......
我看到,该报导后面有大量的评论,除表达同情与愤慨外,几乎一面倒地认为此事本可以避免,这么说看似有点冷血、不近人情,更有甚者会认为这么说有点幸灾乐祸,但冷静想一想,这么说并非没有意义,因为,反思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而作为文明古国,与我们同处发展中国家地位并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印度,无论从战略意义还是经贸关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等方面来看,我们不可能,也决不会因发生了此事而阻止我国同胞、女同胞从此不再踏上印度这片土地。怎么说呢?所以,我同意大多数朋友的意见:这事本可以避免。
当然,我得把同意的理由说得更详细一点。
首先,这名中国女子知不知道,就在两个月前,新德里刚发生了一起印度女学生夜晚与男同伴乘公交回家,在车上遭到5名歹徒轮奸男伴被打伤,然后双双被歹徒扔出车外的暴行?
知不知道这件暴行引发了全印度的抗议、维权活动以及一波一波舆论对印度社会、政府的讨伐、抨击?
知不知道全世界各大媒体都报导了,数千名抗议者因此在新德里印度门纪念碑附近与警方发生严重冲突,警方动用高压水枪、催泪瓦斯、警棍等驱散示威人群,包括警察、示威者在内有85人受伤,多名示威者被逮捕?
知不知道印度国立犯罪研究局随后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每3分钟就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9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77分钟发生一起因嫁妆纠纷致妇女死亡案?
知不知道全世界都不约而将新德里定义为“强奸之都”?
不可能不知道;
其次,在互联网相当发达的印度,既然知道了印度社会性犯罪的严重程度,知道了印度社会治安状况之差,这位中国女子为何还要频繁参加新德里夜幕下一场又一场男女派对?夜深还单独搭乘印度男人的汽车,到别人的住处喝得烂醉?
真的是幼稚、麻木,不见棺材不掉泪,还是只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们怎么理解你;
再次,印度性侵丑闻不断有曝光,几天前新华社还有消息称,韩国一女学生上月在印度独自旅行,遭到了一家印度旅馆老板儿子的“迷奸”。
于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对本国妇女赴印度旅行有过警示。
韩国记者写下了本国妇女赴印度旅游的提前攻略,建议女性尽量不要单独赴印度旅行,结伴旅游会极大地减少风险;在印度旅行期间要注意穿着,最好选择长衣长袖等较保守的穿着;与当地人接触,尽量不要主动和男性对视眼神;避开人流特别集中的地方;选择住宿时要避免比较偏僻、相对荒芜的地方,投宿在信誉较高的酒店;最重要的,晚上待在旅馆里,不要独自外出;
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驻印度大使馆纷纷警告、提醒,女性不要独自往印度旅行,并明确告知,外国女性到了印度,随时“处于危险中,应该提高警惕”......
23岁的中国女子在印度遭遇强奸后,我驻印大使馆已于7日分别向印警方和外交部提出交涉,表示了震惊和强烈愤慨,并要求印方全力抓捕和严惩涉案罪犯,加强对在印中国公民的保护,同时再次提醒赴印中国公民提高警惕,特别是女性,务必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单独外出或去前往不安全场所。
震惊和愤慨以及要求印度方面对强奸犯予以严惩,是理所当然的,是必须的,但话说回来,哪儿没有性侵害和性犯罪,中国没有吗?印度只不过是更严重一点,而提高警惕,保持防范意识对女性来说难道不是随时随地应当做的吗?
所以,就事论事,本月4日这位23岁中国女子在印度新德里遭遇强奸,人们就自然觉得本是可以避免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