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2013-01-18 09:39:40)
标签:

英国

部长

上班

地铁

作秀

分类: 点点灯火

    上周日看到这则新闻,当时我就有点儿感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10日早上,伯恩斯5点多便独自乘坐火车进城上班,他被拍到一个人拿着报纸在冷风中独自等待列车。当时的时间不到6点,但是伯恩斯一上车才发现,已经满满一车人,想找个空位都难,于是,这位交通部长在车上站了35分钟。
  到达城内后,他换乘地铁,又用了25分钟才到达办公室
。(北青网1月13日)

    外国官员为本国纳税人省钱你感动个屁呀!朋友说我。可看看周围,别说政府的部长,就是个县长,县里的局长,一个乡长,都是有专车的,为什么不感动,为什么不该感动?感动之余,就将这事配了图写成贴发上微博。很快被人转发,有人跟贴和我一样感动,但也有人评论说,这就是作秀嘛!

    搞不懂了,凭什么说人家是作秀?

    有关报导是这么说的,英国交通运输部长西蒙.伯恩斯家住艾克塞斯郡,根据政府规定可享受专车接送上下班,一年需花费纳税人约8万英镑。从伯恩斯家到伦敦,坐火车和地铁很便宜,一年只需花3400英镑,即使坐头等座一年也只需5400英镑。于是有议员批评伯恩斯的专车接送,是“对纳税人的钱的最无聊的浪费”,是“部长级官员最坏的榜样”。伯恩斯部长于是放弃专车,改坐火车与地铁上下班,有图为证,怎么可能是作秀?

    是不是人们觉得官员喜欢作秀,平日看官员作秀太多,就认为老外也是在作秀?我想有下面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有人不相信这新闻是真的。不相信的原因一是由于平日听到、看到太多假新闻,于是人们坚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二是因为这事在许多人看来根本不可能。也以首都为例,知道北京有多少公车吗?2011年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公车数为62026辆,后来国家行政学院专家竹立家纠正说,北京公车应有100万辆左右,全国总计约为400万辆,这是通过模型推算出来的,实际数字可能还有多。知道北京有多少公务员吗?有资料显示,北京各类公务员大约为300万,简单理解,就是平均三名公务员有一辆公车。英国首都没有公车吗,一名政府部长上下班不坐公车,那伦敦的公车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新闻能信吗?

    第二种可能,这事当不得真。当不得真是因为公车滥配在我国历来是件令百姓反感的事,有关减少公车,取消部分公车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而有关公车改革的文件、方案不知下发过多少,但这么多年过去,公车数量下降、减少了吗?公车改革不是作秀是什么,当得了真?

    但人家英国政府管理公车真不是作秀。

    看到一份资料,早在2009年,英国政府为了管理公车,就统一在公车的仪表盘上安装了GPS定位装置,该装置每13秒钟向监控部门发送一次信号,公车所在位置会显示在电脑地图上,相关部门随时清楚。从那以后,众多官员自觉加入到公共交通出行行列。
  连首相卡梅伦也常乘坐火车往返于牛津郡自己家和唐宁街10号,人们还常拍到卡梅伦在火车上办公的情形。副首相克莱格也常乘火车上下班,在火车上加班。伦敦市长鲍里斯穿西装骑自行车上下班,成了伦敦市民熟悉的风景......

    有目共睹,可不敢作秀;

    第三种可能,在我国,官本位及特权思想已深深根植于某些人心里。在他们看来,官员享受专车是应该的,不单单享受专车,享受诸多福利,公开的、隐性的,都是应该的,不然干嘛当官?也正是因为有诸多福利、特权,才人人想当官,争当官,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每年的公考,比高考还热闹比高考还难,经常会出现几百乃至几千人竞聘一个职位的怪象。如果官员上下班坐个公车都不行,各种特权、福利、好处都取消了,公务员象别的职业一样只是份平平常常养家糊口的差事,还会有那么多人争当公务员想当官吗?现在英国政府连部长的专车都取消了,这不是成心给我们添堵,让我们难堪吗,还不是作秀?

    ......

    前一、二种可能我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毕竟大多数人没出过国,对英国等西方国家情况了解有限,平日受的是我国官场文化和现实的薰陶。但对第三种可能我无法苟同,凭什么公务员、官员要优越于教师、医生、工人、农民......正是因为官员、公务员事实上优越于其他行业,并被人默认合理,腐败才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各行各业都凭借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竞相腐败,如医生收受病人家属红包,教师向学生家长索礼......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不合理、不公平,而是争相要成为公务员去附庸种种不公平?当公务员、官员与其他职业一样只是一种普通差事时,谁还会认为官员、公务员是个喜欢作秀的群体?

    ......

    我还想起一则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还想起一个故事,明朝时,有个小偷本领非常高,从没被人抓过。有一天他听人议论,有个叫王翱的官员很刚正,有人给他送礼他从不收,还常拿钱出来帮助穷人,不义之财更是一概不取。小偷想,难道真有不爱钱的人?于是决定试探一下。有天早上,小偷把一包银子放在王翱家门口,王翱早上出门看见银子,就想肯定是别人丢失的,过会儿定有人来找,便出门散步去了,小偷见王翱不拿银子便跑过去捡起来,王翱一看心想这人一定是失主,转身又走。小偷赶上去对王翱说:“久闻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王翱被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问怎么回事,小偷一五一十说了。王翱听完后笑着说:“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小偷深感惭愧,终于痛改前非后来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可不可以说,那些说伯恩斯部长作秀的人是否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我们平日对他人的某些揣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心态在作怪?

 

    西蒙.伯恩斯部长乘火车、地铁上下班。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英国部长不坐专车为何被说成作秀(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