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髦老太轰农民工下车小孩驳斥最给力

(2013-01-05 09:38:11)
标签:

农民工

老太

公交车

小学生

分类: 夜话南山

    上周末的这条新闻,虽眨眼工夫成了去年的事,却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12月28日,重庆825路公交车上,一名时髦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当时车上其他乘客无不对这名老太的话感到愤怒,“真正影响市容的是这名老太!”该事件被网友上传到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楚天金报12月31日)

    目击者回忆,那天公交车停下,一名50岁左右的农民工上了车,衣上沾有尘土和涂料,当时有个空位他没坐,等车行驶后见没人坐他才小心翼翼坐下,且只坐半个身子,即便如此仍没能躲过身边老太的指责。老太穿得比较时髦,看到农民工后皱起眉头,先将身体向车窗挪动,然后说,“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男子起先未作声,老太又接着说,“你应该自己走路回家!”这话引起男子的不满,男子回道,你没权利要求我这么做。老太高声说,“你这样影响市容!”随后两人吵了起来。

    多数乘客指责老太素质低下,老太未予理睬。一名10来岁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这时对老太说,“如果没农民工,就不会有我们城市里的一切,你这么瞧不起他们,他们以后不来建设城市怎么办?”老太顿时住了嘴。

    ......

    老太被问住了,因为这孩子说得太给力了。

    孩子的话说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今天的中国,哪座城市离得了农民工?有人说农民工这称谓有欠准确,有歧视意味,在没找到更好称谓前我权且这么叫着。请问,城市的高楼大厦,城市的绿化,街道卫生......制造业更不用说,哪个地方没农民工忙碌奔波的身影?快到年关,据说城里许多家庭在想方设法挽留保姆——也是农民工,以至于劳务市场保姆工资高得惊人。不怪农民工漫天要价,她们也有资格回家团圆过年,用牺牲回家过年换取高一点的收入其实很无奈,却符合市场规律,是件你情我愿的事。如今城市有多少生活不能自理又指望不上孩子的老人,怎少得了保姆?那位嫌农民工脏要轰农民工下车的老太,眼下时髦着,过几年垂垂老矣,保不准就得请个农民工来照料。小孩子一句“你这么瞧不起他们,他们以后不来建设城市怎么办?”或许道出了老太的隐忧,说到了老太的痛处,让她哑口无言;

    还有,孩子的话虽简单,却完全跳出了成人的话语体系,让人眼前一亮。多少年来人们遇事总习惯拿道德说事,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道德不是约束人们言行的最高法则,规则包括法律、制度才对人们的言行更具约束力。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随时把道德挂在嘴上的人,多半是不怎么道德的人。比如贪官,就一面扛着道德这面旗帜,一面贪污腐化、胡作非为。当然,贪官们的罪孽也并非完全缘于道德堕落,而是缘于规则缺失,缘于规则的形同虚设。我一直觉得,强调道德忽视规则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脱离了规则,谁掌握权力都可能沦为贪官无人能幸免,我也一样。

    孩子没谈道德,也没说老太素质怎么低下,只是很切实际地问老太,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如果离开了农民工的建设和服务怎么办?让人耳目一新。

    事情本来如此,谁也不要认为谁比谁更有道德,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所有社会活动都是互利互惠的,你得到什么享受什么,就得付出,然后大家相安无事。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时髦老太轰农民工下车,貌似因农民工穿着邋遢,我揣测还另有原因。城市与乡村的樊篱在我国一直存在,一直有市民担心农民工抢占属于他们那点特权。举个例子,不久前,一位生活在上海名叫占海特的15岁外地女孩,因在微博上公开争取异地高考权利就饱受骚扰,还被某些上海人骂为“蝗虫”,并要她滚出上海。

    类似的情形北京也有发生,有人举着牌子公开反对农民工的孩子在北京上学、高考......农民工及其后代在城市入户、就业、社保、医保等方面受到种种政策限制,遭遇各种各样的尴尬。

    历朝历代从未有这么多农民、异乡人象今天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流动过,也从未有农民、异乡人遭遇到这么多现实的不公平。那些自以为是城市“原住民”的人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他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应该也是当年的“农民工”,不信可回家翻开族谱查查。
    城市离不开农民工,这么浅显的道理由一个10来岁的孩子说出来,自然让那位穿着时髦的老太相形见拙、自惭形秽,不排除这位老太有点糊涂。须知,农民工也热爱生活,他们离乡背井来到城市正是基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相信,每天行走在城市的人们,很难得见到形色猥琐的农民工,尽管他们相对贫穷,却不失光明磊落;我还相信,这只是一个个案,12月28日登上重庆825路公交车上的那位农民工,确实太辛苦,那天的活太脏太累。谁也没有理由叫他换了衣服再来坐公交车,这是现代人应有的包容和涵养。

    ......

    对这位据理驳斥老太的小学生,我就特别想赞一个,好样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