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7.21强降雨究竟是不是61年来之最

(2012-07-24 09:38:55)
标签:

北京

强暴雨

61年

澄清

必要

分类: 夜话南山

    北京7.21强降雨造成的损失,不论对北京市政府还是对市民来说,都是极其惨重的。目前,官方公布确认的死亡人数为37名。据22日北京市水务局召开的汛情通报会介绍,暴雨致北京市约190万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灾难同时对北京市政府的公信力,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不过,关于这场暴雨到底有多强,是不是61年来之最,我听到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来自官方的说法——

    21日,北京城遭遇今年以来最大的雨,总体达到特大暴雨级别。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截至22日2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新京报7月22日)

    新华社消息则称,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22日零时56分表示,截至21日22时,北京20个国家气候观测站的平均降水量为163.7毫米,这是北京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观测到的最大值。

    22日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21日最大的降雨量、雨强和下雨范围,都是北京解放以后前所未有的。

    来自民间的说法完全不同——

    23日,知名时评人金世遗发文,“揭穿北京遇上61年最大强降雨的谎言”,该文对一千多年来发生在北京的强降雨作了统计,其中特别谈到四十九年前,也即1963年那场降雨。1963年8月9日暴雨中心在市区东北部酒仙桥地区,日降雨量401mm,全市日平均降雨265mm,各河道普遍漫溢,市区积水面积达202km2,水深0.5m以上。(商都网7月23日)

    随后,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微博上写道 官方说7月21日北京暴雨61年唯一,降水量达460mm。我今年57岁。按61年说法,这场雨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雨。想起上小学一年级放暑假时北京下了很大的雨,当时我们把家里的洗澡盆放进院里的积水中玩海战游戏。后来我写的《红塔乐园》和《旗旗号巡洋舰》就取材于此。我刚查到那场雨的降水量是950mm。

    推算一下,郑渊洁小时候见过的那场雨,可能就是金世遗说的1963年那场雨。如果二人没搞错,比照可得出,北京7.21这场平均212毫米降雨,无论怎样都不如1963年8月9日那场日平均降雨265mm大。也就是说,官方和民间两种说法,必有一种不可信。

    这件事,个人认为很有必要澄清一下。

    首先,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对一个事实,莫衷一是或各持一词的情况,历史上不是没有过,有些事情随时间久远后就被弄假成了真。当下北京这场强降雨,既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61年还不算太远,借助资料及证人,弄清楚不是难事,不能以讹传讹,遗祸子孙后代,那是对历史不负责任,说严重一点叫篡改历史;

    其次,搞清北京7.21强暴雨到底是不是61年来不遇,对于总结这场强降雨带来的经验教训非常有必要,至少可以在相隔较近的两场强降雨中,寻找相同和相似,发现过失,利于反思;

    末了,7.21强暴雨无疑是一场天灾,但仅仅是天灾吗?显然不是,天灾之外,也有人祸。比如,我们的城市建设长期以来注重面子忽视底子,重形象轻基础,重政绩轻民生,我们的预警机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才酿成这场堪称巨大的灾难。在如此重大损失面前,不启动问责机制,我想无论是对制度,对政府的公信力,对身心疲惫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不可取也不应该的。那么,谁应该负责,负多大的责?搞清楚这场强降雨是不是61年来之最,对责任认定亦可起到辅助作用。

    ......

    总之,不能让子虚乌有的61年最强、最大成为托词,来忽悠和蒙蔽人们,把所有责任一古老儿推给老天爷,让那些在灾难面前本应反思,本应从中吸取教训的官员、责任人悄然轻松溜过;同时,也避免让不尊重事实,不调查研究,乱下结论,扰乱视听,颠倒事非和真相的言论满天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