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是农历年三十,之前三天看到一则新闻。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
据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证实,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新华网1月19日)
官至副省级,周镇宏绝对称得上大贪官。凭印象及过往的经验,纪检部门很少在临近春节对贪官下手,让贪官与家人过个年再动手,可以说是人性化的表现,亦可说是一种“人道关怀”,最新的例子,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就是在去年春节后的2月10日被纪检部门带走的。据说,周镇宏那天上午正参加广东省委常委会议,散会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被带走了。为什么破例,春节前便对周部长动了手呢?
万能的网络!我听到有人这样分析:一则,纪检部门之所以这么不近人情,宁愿节前辛苦一点,是为了不让周镇宏再害人了。说得具体一点,如果不在春节前带走周镇宏,春节期间周镇宏还是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必然会有人继续提着礼品、礼金去拜访。须知,在党领导一切的体制里,常委的权力很大,即便在党外,统战部长也有权推荐、安排非党人士到同级或下级政府当副职,这令许多企业老板垂涎。当然,春节期间能踏进周府的绝不是什么小老板,拜个年送上十万八万甚至更多,以现在的行情一点不奇怪。若过完年带走周常委周部长,这些送礼送钱的,不单是白送,还会落下行贿嫌疑。因此年前将周镇宏带走,虽对周镇宏不太人性,但对那些趁拜年给周送礼,直接、间接有求于周的人却很人性;二则,春节期间既是贪官受贿的好时机,也是贪官向上级行贿的极好时机,周镇宏如果嗅到了危险气息,必会在春节期间去找更多、更大的靠山,多拉上几个垫背的,后续效应很可怕,也会给办案带来更多阻力和困难......
这个分析颇有道理。原来还有这样的讲究,纪检部门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全。
不过,听了这个分析,心里感觉怪怪的。怪在哪里呢?凡事一分为二,有利亦有弊,琢磨一下纪检部门的这个讲究,发现它背后的诸多弊端。
首先,原来纪检部门很清楚,逢年过节是贪官们受贿行贿的高峰期,也懂得有很多官员瞄准这一时机在违法乱纪,纪检部门却无可奈何,唯一的措施是把已完全暴露的贪官带走,以减少行贿受贿市场,避免出现更多、更大的贪官。这是不是有点消极?
其次,根据我从碟战片中获得的经验,从事侦察、破案的单位或部门,如果发现一条线索为收获更多线索,通常会放长线钓大鱼,不急于收网,纪检部门与碟战片中的侦察、破案部门相似。可是担负侦察、破案职能的纪检部门急于在春节前把周镇宏带走,却与我得到的经验完全相反,有点象收网早了,等于提前向准备在春节期间行贿受贿的腐败分子们释放一个信号:周镇宏危险了!于是腐败分子作鸟兽散,继续潜伏下来;
最后,我不敢说纪检部门急于在春节前把周镇宏带走,是有意无意保护了更多腐败分子,只想问一问纪检部门,在反腐形势日趋严竣的当下,有不有更好的办法,最大程度地减少腐败,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拯救更多官员?也就是说,纪检部门可不可以会同有关方面从体制和制度层面着手,让官员不敢腐败,无法腐败?恐怕这才是反腐的良策。
也许纪检部门在春节前带走周镇宏,并非网上有人分析的一样,只是瞎掰,是时间上的巧合......我呢,也是瞎掰。
原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