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位青年曲线出国的故事让人感慨(图)

(2011-09-05 09:37:33)
标签:

曲线出国

美国

利比亚

池桥

克里斯

爱国

教育

胸襟

分类: 点点灯火

    看到两则报导,讲的是中、韩两位不同国籍青年如何曲线出国的故事。

    对于新移民来说,“美国梦”似乎代表了移民的终极目标。但在美国移民政策收紧的时代,大洋彼岸是一个难以到达的终点。在这种情境下,“曲线移民”应时而生。

   今年只有18岁的池桥,3年前从浙江台州移民到了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市,并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甚至成了“支教”教师。为何移民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南美小国?原来,这个“小动作”背后蕴藏着更大的目标。(新京报9月4日)

    池桥说,2008年,初中毕业的他,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他移民到厄瓜多尔。父亲在那边做百货生意已有10来年时间。到达厄瓜多尔,父亲带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户籍管理部门申领当地身份证。办了身份证,就是本地人了,干什么都方便。后来,池桥终于知道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以厄瓜多尔为跳板,向美国进军。父亲让他在当地读美国高中,之后再进入美国的大学留学。这比国内到美国留学要容易得多。池桥的父亲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两位青年曲线出国的故事让人感慨(图)

            18岁的池桥有模有样地给贫民们上课。

    另一个故事,莘莘学子都希望过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韩裔学生,却选择做一件毕生难忘的疯狂事,他毅然购买单程机票到埃及,并于近日碾转抵达利比亚国内,参与反对派的武装战斗。(文汇报9月4日)

    据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21岁数学系学生克里斯,两周前由洛杉矶飞往开罗,乘火车到达阿历山大港,再辗转乘坐巴士,前往利比亚东部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他在当地登上反对派西行的顺风车,却未能赶上反对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的战斗,只好转往卡扎菲家乡苏尔特邻近的城镇瑙费利耶。
    克里斯的行李只有一件NBA洛杉矶湖人44号球衣、黑色头巾、子弹头项链、护目镜,以及一部没电的数码相机。一路上,他寄宿于居民家中或与利比亚反对派士兵一同露宿。反对派战士对他很好奇,给他取了一个以当地部族和地名组成的绰号。克里斯说,家人完全不知道他的去向和行程,他相信自己是站在正义一方,之所以只买单程机票是怕万一被俘虏,白白浪费800美元的回程机票。
    克里斯赴利比亚前线的消息在网上反响热烈,如今社交网站“脸谱”出现了支持他的专页,不少记者争相要求访问他及其家人。

两位青年曲线出国的故事让人感慨(图)

        美国加州大学韩裔21岁学生克里斯(中)利用暑假,赴利比亚帮助反对派作战。

    笔者觉得,两个曲线出国故事有很多可比较的东西,令人感慨。

    比较一、中、韩两国虽文化相近,价值观却有差异。首先得肯定两国经济上的差别,即便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如何超越了许多国家,但我们总的个体水平与人家仍相距甚远。出国留学在人家是一种自由选择,在我们却囿于经济等等因素还异常艰难,当我们的家长绞尽脑汁为孩子曲线出国时,人家的曲线出国与我们有着质的区别;

    比较二、两个故事反映出了教育的得失,处于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爱国的内涵已自然延申,除了宣传爱自己的国家,更要有对道义和良知的热爱,这样才能培养年轻人广阔的胸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溶入世界;

    比较三、克里斯的敢闯敢干、勇于冒险和独立思考精神,对我国年轻一代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现实的情况是,当我们还在生活水平上一步一趋追赶别人时,追求享乐、贪图安逸的风气却在全社会包括年轻一代漫延,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

    可资比较的方面还很多,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相同和不同的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