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5.5级地震的第二天,即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近海发生了9.0级大地震,随后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沿海岸多个县市,场面非常恐怖。正因为日本大地震无论是震级,还是由地震引起海啸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了云南盈江,全世界的目光一下聚焦到日本。从那时起,笔者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一边通过凤凰网的实时报导了解灾情,一边透过围脖给网络上的日本朋友和生活在日本的中国同胞送去关心,并为他们鼓劲打气。
可是,昨日笔者在多家网站发现不少以道德裁判者口吻写就的文章,指责、贬低自己的同胞。笔者先后看到“在日本强震面前,中国人应学会大气”、“嘲笑日本地震是中国人的悲哀”、“对日本地震兴高彩烈是冷血还是爱国”、“是什么人对日本大地震乐不可支”......这些文章无非是说日本地震后有国人表现出幸灾乐祸,国人缺乏大爱、素质较低、偏激、狭隘等等。
事实上就我所知,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后,真正赤裸裸表现出冷漠和幸灾乐祸的几乎没有,多是表达同情、无奈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者随意发表一些肤浅的感受。凤凰网的最新民调显示,九成网友支持中国政府援助日本,足以说明这一点。不排除某些人潜意识里,或因历史原因,对日本遭遇地震和海啸后言辞稍有轻慢,但这只是不同个体的觉悟问题,在允许多元表达的社会属比较正常。有人说,以中国现有的发展速度,就算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生活水平要想赶上日本,至少还需40年。既然赶不上人家,希望日本因地震而造成经济衰退或放慢发展速度,充其量只是小心眼。这些年日本在科技上对我们小心防范和封锁,不就是怕我们赶上他们吗?说明日本人也一样,他们的小心眼早在我们之先。
夸大或炒作国人对日本地震和海啸后的冷漠很无聊。在这场天灾面前值得人们关注的点有很多,比如:日本政府应对灾难科学而完备的体系,反应的迅及,以及信息的公开透明;日本民众对政府的高度信赖,进而表现出来的坚韧、淡定和无条件配合;日本人在灾难面前的秩序井然,举止文明,等等。从电视画面中我们看到,为数不少的高层建筑剧烈晃动达两分钟,竟没有轰然倒塌;随着灾后调查的深入,伤亡人数虽在不断扩大,但如此高震级地震还伴随海啸,伤亡人数却远不及汶川地震......都创造了灾难中的奇迹。眼下又多了核电站因不堪地震破坏,已发生核泄漏并存在进一步扩散或爆炸的可能,日本政府正全力组织疏散。不妨自我拷问一下,如若我们的沿海城市发生此类强震和海啸,人们是否也会表现得如此从容和淡定,我们的高层建筑是否经受得住考验,核电站是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在这场据说是140多年来日本遭遇的最大地震灾难面前,我们除了应给予日本朋友深深的同情和钦佩,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借鉴和书写的东西,而不是要刻意夸大我们对日本地震的所谓冷漠,自我丑化和自我贬损。
以下是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部分地区、设施遭受破坏的情景。

海啸袭来那一刻的惨状。
海啸冲击后的海港停车场。
地震后的海港一片狼籍。
地震造成炼油厂连环爆炸。
地震后海面上出现巨大的漩涡。
震后的日本民众秩序井然。

地震引发民房起火。
地震造成公路损毁严重。

地震使仙台机场变成一片废墟。
痛失家园女孩掩面而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