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将老去
我们怎样老去
——写在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
几天前我去市里参加一位亲戚的婚礼。周末,市区公交车很挤。我上车后只能站在过道上,后面上来两位老人,老头戴眼镜拄根拐杖,老太太一头银发傍着老头。站了一阵,一位妇女从座位上起来,大约是前面一站要下车了,示意老人过去坐,两位老人你望我我望你还在谦让,旁边一中年人一屁股坐了下去。让座的妇女无奈地摇摇头。人们熟视无睹,我一个乡下人,说也不管用,小心一点吧。两位老人表情淡定,这样的事情在这座城市可能经常有,老人肯定不是第一次遭遇。

又想起不久前去本地银行取钱,排在队伍前头的老人记性不好老是输错密码,银行工作人员一次一次要求老人重输,排在后头的人摧促不停,老人只好怔怔地站到一边......
我们都将老去,老去的我们某一天出行也有可能坐不到座位,也有眼花耳背记性不好的那一天,眼前这一幕让人感到一丝丝悲凉。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一文预测,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74亿,占总人口12.8%,2020年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趋势。特别是2030年以后中国老龄化将进入最严峻时期。上个月10号,中国社科院也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浪潮,正汹涌而来。
老去是人生的过程,年青的时候我们看着父母老去,然后我们的孩子看着我们老去,我们见证老去也感受老去,怎样老去成为每个人不可回避的思考。不经意间,再次读到著名摄影师焦波纪录父母老去的影集“俺爹俺娘”,依然很震撼。焦波说,“老人都不容易,让这一辈子都不容易的老人能够安安康康地度过晚年,是做儿女的最大幸福。”儿女践行孝心和义务的时候,正是在传承一种古老的美德,为后代树立一面镜子,尊老敬老的传统因此得以延续,也才能让我们不看到或少看到前面讲的那一幕。才会看到老人上车,有人主动让座,并搀扶一把;老人办事反应迟钝,有人主动上前帮助,至少不会呵斥,而是耐心地等一等。
政府也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保、医保机制,让社保、医保尽快覆盖全民,还应投入更多财力,为不断增加的老人创造更多更好的福利和活动空间,让敬老爱老成为时尚,春风化雨,滋润每位老人的心田。
老去应是一段坚守本份和艰辛劳作的过程,象“俺爹俺娘”一样,用辛勤的付出换取合理的回馈,才老得健康、坦然和快乐。“59岁现象”一度为百姓热议和诟骂,某些59岁左右,即将老去的官员退休离任前大捞一把,让曾经的光荣毁于一旦。古人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挖空心思给儿孙留太多的财富,好的品行传给儿孙远胜于万贯家财。贪欲必定会损毁人的肌体,加速人的老去。而一个老去的贪官没有资格享受人们对老者应有的尊重,贪官的行为也让后人蒙羞,还可能为后人树立恶的榜样,继续腐蚀社会的肌体,危害国家。
我们都将老去,我们怎样老去,我们应该思考。
(照片源自“俺爹俺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