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虽发生在笔者身边,但我还是昨天看“中国青年报”才知道的。 湖南衡阳市的南岳大庙有“南国故宫”之称,8月17日,南岳大庙门票在听证的质疑声中成功地由40元/人次调整到50元。据调查,南岳大庙一张门票要承担22个管理部门运行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开支,分摊到每张门票中的费用是人均24.18元。除了高额的管理成本,每年的“专项经费”支出也很惊人:近5年基建投资明细表中,公厕新建一项就为197万元。
该报记者从2009年南岳管理局的“专项经费”支出明细表中看到:大庙旅游宣传费一项为279万余元,大维修分摊594万余元,其他一项大庙分摊510万余元,近5年基建投资明细表中,香炉维修一项为420万元,公厕新建一项为197万元。
庙内一位法师告诉记者,近几年只建了一个厕所,这个厕所比一栋楼成本还高。对此,当地一名官员的解释是,“197万元建厕所不是怪事,衡山是5A级景区,厕所必须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作为生活在本地的居民,我只能说这位官员牛逼得可笑,一个本地民众并非富庶,生活水平一般般,而游客构成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旅游区,“厕所必须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有什么道理,而谨此一家的五星级公厕是准备作为样本推广呢,还是留给联合国世界遗产评审委员会的官员们享用?如若推广,大庙门票是不是打算明年再次提价?
南岳大庙门票之所以要由40元涨到50元,理由讲得很清楚,每年递增的高额管理成本,以及大庙正常运行、保护等费用不断增加,让管理者焦头烂额。笔者不禁要问,高额管理成本是怎么增加的,为什么会增加,让一张门票承担22个管理部门运行成本的四分之一,相当于提取每张门票中的24.18元,是否合理,是否正常,而一个几十平米的公厕,在无需征地的情况下居然能花掉197万元,它究竟高级到什么程度,难道它是暑天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抑或它成为庙内一道新景观?奇怪的是当地政府领导不从精简机构和人员、厉行节约上做文章,结合实际寻求应对之策,却死死把眼睛盯在门票价格上,是不是打算任随管理成本、费用不断增加,门票价格将无休止地涨上去呢?
一座大庙,22个管理部门,本是一个笑话,而22个管理部门究竟是些什么名目,又究竟有多少人、什么人忝列其中,有多少费用是秘而不宣的,恐怕就不单是笑话了,其中一定有猫腻。作为本地人,笔者从未听说,也从未见过什么五星级公厕,它的存在和名符其实本身是问题,所以197万元是否全用在了公厕上,值得怀疑。而由此暴露出来的本地靠门票收入为生或坐收渔利的机构、人员之多,以及追求奢侈享乐和腐败的现状不应不引起有关部门和公众关注。这或许是管理者应感到焦头烂额的所在。
我猜想情况也许是这样的,一个并非富庶并非进入小康社会的县级区,一个处于“二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笔者这么认为),在申遗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要想成功申报世界级自然遗产的困难可想而知,于是当地政府突发奇想,先建一座五星级标准的公厕,也算是为申遗增加一个筹码。当地政府可能不知道,国际上还有一个囊括奇奇怪怪形形色色世界第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若想让这个五星级厕所扬名,必先申报该纪录,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成功了,那申遗成功的可能性或许会增加一点也不一定。
南岳大庙

庙内古戏台

绿荫遮盖古色古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