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意赏析] 放眼奥运,你我印证

(2009-01-12 13:05:19)
标签:

it/科技

杂谈

放眼奥运,你我印证

新浪“我的2008”LOGO设计理念阐释

 

“我的2008”,让我们的一切都和奥运联系了起来,而今天才是2007年7月而已。

——题记

 

[奥运·我们·2008]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国人拿到了第一块属于自己的奥运金牌。在那次仅2周的比赛里,中国选手的表现让世界震惊了:15金8银9Í­的成绩,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运动员!自此之后的每届奥运会上,中华健儿们都以出色表现和辉煌战绩屡屡赢得世界的喝彩,中国一次次履现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将牵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作为新浪的创意设计团队,更是期待能为北京的奥运做些事情。心诚则灵,2007年7月,我们很荣幸地肩负起新浪“我的2008”大型主题活动LOGO设计工作,至此,我们开始了与奥运的亲密接触。

 

[新浪·华人·世界]

 

新浪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公众形象早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网民心里。“我的2008”可以称的上是新浪在奥运年最具战略意义的大型活动。在这一场全国盛事的市场运动中,创意团队对企业在奥运期间的形象推广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在前期看似无尽的头脑风暴中,我们也像是注入了奥运的拼搏精神,使创意的过程变得激昂起来——如何呈现新浪独特的奥运视角,体现新浪的大众化、人性化理念?怎么让全世界通过新浪了解中国?怎样才能让华人通过新浪亲身体验奥运的魅力¡­¡­一串串挑战,组成我们头脑风暴的一系列课题。

 

[创意=撞意?]

 

任何商业运作都是要¾­过缜密的逻¼­思维作为前期铺陈的,设计这项工作虽讲求创意、艺术与感性,但也绝不能少了前期的理性思考,难怪广告神坛的所谓大师们曾把创意过程比喻为一次婴儿的新生。我们从不相信创意是灵光乍现的一次巧合,面对这个极具使命感的创意任务,我们的“生产”过程不失为一段荣耀的回忆——

初探“我的2008”!

“我的2008”作为新浪奥运年的大型活动,承载的历史意义非比寻常,“中国风”随之成为2008年的主旋律,“中国精神”更是当下最时髦的语汇。所以,LOGO的表现也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极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突出“中国风”概念。

“我的2008¡­¡­”“Ë­的?”“是世界的,是中国的,是在中国的每一个我的!”一连串的问号与叹号在我们脑海中·­腾,于是思路随之清晰明了起来。

 

再探“我的2008”!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个体的“我”都是不可替代的,包括人的基因、人的长相、人的性格、人的个性¡­¡­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那么最外在的、最不可模仿的东西是不是就可以成为“我”的标志呢?对!就是它——指纹!!!

没错,指纹的使用是这款LOGO的亮点之一。指纹具有专属性,用来突出“我”的概念再合适不过,个性也正是现在人们不断追求的。每个人的2008都将会是绚丽多彩,不同凡响的,这说明了“我的2008”的产品多样性,它是人人都可以来参加的活动。

围绕指纹这一核心思路,我们与广告公司(睿欧)进行了延展思考。书法体的“2008”与祥云的巧妙结合,简约而不简单,表现出中国人的独有文化并与奥运“中国印”的书法体相互辉映。新浪大眼睛的辅助,使人一目了然(品牌个性)。在图形的处理上也有微妙的变化,有如初生的太阳充满希望。

有了图形思路,还不能少了色彩的考究,于是我们将目光瞄向了中国的喜庆色红与黄,让标志整体色彩为红黄渐变,黄色也为新浪的企业标准色,加之中国红以及暖色系的配合,表现奥运年、中国风的喜庆色彩,来传达一种生活方式,表现“我的2008”与奥运融为08盛事,请你快乐地到新浪来记录、参与、突破自己,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

最终,指纹型的LOGO整体个性十足,不失王者风范,散发出新浪作为行业典范所独有的内在气质,采用中国传统隶书体的Slogan使得整体图形更加和谐。

 

后记:

奥运是08年全球的热点,“我的2008”也是公司最重点的内容,既然“世界都在看”,LOGO就必须做到大方、鲜明,它足以Ó­接全球奥运瞩目的目光,并将呈现出新浪独特的奥运视角,它也将沉淀出奥运鲜明、深刻的历史价值。对于此次LOGO设计包含的多重内º­及价值我们反复的讨论和挖掘,在定下这些设计思路后,我们与广告公司(睿欧)对LOGO的设计形式及细节做了反复的讨论和多次的修改,最终,一个鲜明、有力,代表新浪奥运的手印作为最终标志定版确认。

[创意赏析] <wbr>放眼奥运,你我印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