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再袭360:谁在扒无冕之王的外衣?
(2013-07-04 12:47:32)
标签:
每经
360
媒体的纬度
无冕之王
360上传
|
分类:
《乱侃IT》
|
继2月份推出虚假报道“黑匣子”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近日又添一新力作,抹黑对象依然是奇虎360。与之前用近五个整版篇幅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手法似乎更为诡异,居然以某网友爆料的一段绝密视频,声称通过360服务器外泄数据而意外“进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系统,进而获得用户期货交易等相关隐私信息等等。
要知道,上传证券期货用户密码对于用户来说绝非细事,就如之前的微信“棱镜门”直接涉及用户财产安全问题,引发了业界的一片恐慌。每经和360的争端,也非一日之嫌,行业内对此也均有口碑,并不感意外。但令人玩味的却是,恰逢近日曝光的腾讯收购每经事件,以及微信深陷“棱镜门”,两者如此的步调一致,很难不让人猜疑,这是一次转嫁危机的幕僚事件。
因为,所谓的“360上传证券期货用户密码”的报道,已是三年前竞争对手编造的谎言,360对此早有澄清。包括每经报道的期货案例以及公布的绝密视频,都是昔日360的竞争对手已经炒作过的内容。这一盘狗血,泼到了自己的头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就如年初每经以暗访匿名人士,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未对360进行任何采访的情况下,用近五个整版的篇幅刊登抹黑360,难道仅仅出于新闻理想,为了伸张正义?
要知道,没有事实依据的报道,对于媒体自身来说,一纸道歉信,草草几列行文便无人追究;而对于360这样的IPO企业来说,流失的不单是真金白银,还有忠实用户的信任,业界的期许。
每经称自己是客观、公正的媒体,既然年初和360已经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而且该澄清的也都澄清了,此番卷土重来,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和金钱的驱使,怎么会有这种自带干粮,自损形象的激情和决心呢?既然,媒体应该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去报道事件的真相,那么为什么不去采访360,那怕暗访一下也是可以的,听一听报道对象的中层管理者和员工们是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的。即使在古代衙门里,县官还需要听控辩双方的陈述,每经怎能仅靠一面之词,以及毫无技术含量的视频就能草率的做出判定呢?
笔者此前也是媒体从业者,深谙媒体的商业性及纬度。但即使是在日趋商业的前提下,也应保守自己该有的底线。首先,不采访被报道对象,只一味迎合其竞争对手的,显然是蓄意抹黑;其次,在报道企业负面过程中,记者应署真实姓名,仅以化名出现的,便是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底气不足;其实,现在的社会公众,特别是业内的人士,对于事件的是非曲直,谁是谁非,每个人心里都会一把衡量的标尺。
媒体是公信力的平台,号称是无冕之王。但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而罔顾新闻事实,甚至都无暇去顾及业界的声誉和公众的感受,那么,在自媒体迅速崛起的当下,无冕之王的外衣迟早是会被扒得精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