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上大多数人都在为几家电商打工,帮他们免费做宣传,帮他们冲流量,也顺带着帮他们刷刷未成交的订单。
昨天晚上,相信很多人都把网银充得满满的,注册好了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国美商城的会员号,把网页都收藏好,从早上八点半就守在电脑边,准备见机行事,铺点便宜货。
可短短的几个小时下来,消费者好不容易被点燃的激情,都随着这些电商们的种种不靠谱一泻千里。大家突然发现所谓的“你敢卖1元,我就卖0元”,“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往死里打”等豪言壮语,不过只是噱头,真实摆在公众面前的只有“网速在耍赖”,“调价忽高忽低”,要不就是,“标价最低但就是没货”。
同样的一款的消毒柜,京东卖2699,苏宁卖2653,两个多小时,不见一方调价;挑选了一款冰箱,苏宁的页面刷新不了,国美的价格虽然比京东低很多,但却没货;1小时前,某款奥克斯空调在京东的标价是2288,1小时后,变成了2849,价格没下降,反倒上涨了561元;笔者上午在京东挑选的4件大家电共计是11323元,到了下午一看,总价变成了13468元,这多出来的2000多元,权当电商叫了你一声“爹”,不坑你坑谁。
京东在微博上号称今日大家电品类总销售额超过2亿,这个卫星放得颇为离奇,价格战把价格越打越虚高,很多用户都怀揣着银两,最后花不出去,这2亿销售额是怎么得来的?把资本市场上的尔虞我诈放到消费者的体验中,京东是在饮鸩止渴吗?
而在今日网易科技也在微博上声称上午京东均价下调19%,苏宁下调17%,这个数据就更是浮夸的没谱,没有库存的降价,降再低也只是耍流氓,统计局的那一套,媒体你还真学不会。
这就是所谓的“电商最惨烈价格战”的真相,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名为价格战,实为营销战;名为让利,实为糊弄;不过是掌握了消费者爱贪便宜的心理,且能将媒体玩弄于股掌之中。请一家二三流的营销公司,便能把这事给做了,何必老总亲自出马,还自损人品的进行如此低劣的炒作?
难道,真的虚耗的连二三流的营销公司都请不起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