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爱好者,我一直很热衷于分析各个产品的“升级日志”或者“release
note”,从中学习发现产品设计的真谛。有一句话叫“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日志也一样,如果你仔细研究,能看出些门道。
我想分析的是搜狗高速浏览器。之所以看中了这款产品,主要还是源自搜狗输入法的大获成功——在我心目中,搜狗输入法是用互联网思维做软件的典范,也是对用户行为和需求把握的经典之作。而作为同一个团队的产品,搜狗浏览器还处于发展中,通过研究它能够发现这个团队的一些思维特点,更有助于理解产品的真谛。
我整理归纳了一下搜狗高速浏览器最近的几个重要版本更新,得到下表。
主要更新
|
主要功能改进
|
版本
|
“网速保护”功能
|
1、优化双核自动选择策略
2、“云加速”平台
|
“网速保护”特别版
|
双核引擎、智能填表、高速下载、皮肤选择
|
1、优化“防假死”架构
2、升级cookie同步机制
3、优化全网加速功能
|
2.0.0.918
|
网络账户、多功能起始页、代理服务器、Windows 7特性等
|
1、优化Win7标签切换速度
2、优化全网加速网段判断技术
3、优化“刷新”功能体验
|
1.4.0.36
|
公网对教育网访问的加速
|
1、优化教育网线路识别能力
2、优化IE缓存使用策略
3、优化全网加速功能
|
1.3.1.263
|
资料来源:搜狗高速浏览器官方升级日志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规律:
规律1:其产品功能规划有明显的灵魂,即“速度”,在双核上线之后,加多了一条线索——兼容。
从功能的叠进来看,“加速”始终贯穿每一个版本更新,包括尚处于内部测试的“网速保护”版。大家都知道,搜狗此前已经拿出了“四级加速”的方案,按理说,不会再有新的方案,只要持续优化即可。现在“五级”出来了,搜狗开始另辟蹊径了,它找到了用户在特定使用环境中的需求——当P2P应用的同时浏览网页,于是就有了“网速保护”的上马。
由此可见,优秀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从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看到搜狗输入法的影子,说实话,一个小小的输入法,确实很难有太大的突破,但搜狗输入法折腾不休,硬是弄出了很多细微的创新,只不过都是指向“输入效率”这个灵魂的。
规律2:在灵魂之外,会有一些散乱的功能上线,但很快就会回归到灵魂线索中来。
比如1.4版本主要做的就是一些基本功能的补全,但我感觉搜狗开发团队的领导手中有根皮鞭,很快就抽到产品经理身上,在后续版本中马上回归到“速度”的追求中来。
在产品设计中,偶尔开一下小差是必要的,不过不要迷失了方向,“误入藕花深处”就得不偿失了。之前Netscape和Molzilla就是犯了这个大忌,弄了一大堆花里胡哨的东西,成为庞然大物。
规律3:做产品要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在最重要的特性上持续创新。
对于浏览器来说,速度、兼容是两大最本质的需求,这就好比搜索引擎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前三位答案最准确”,我相信在Google,应该大多数研发人员都在做这一件事。搜狗能挑战自我、折腾不休,在两大本质需求上玩出新花样,实际上就已经构筑了一种核心竞争力,可能从短期来说,推其他的酷炫功能更能博得用户一时欢心,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基于核心需求创新的量变将产生质变,为成功做好铺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