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的原罪不在网络而在人
(2010-02-01 12:30:21)
标签:
裸奔个人信息隐私权人肉艳照门 |
现在流行一句话,“在网上裸奔”,看似很惬意的字眼,却暴露出了现今网络社会的最大弊端。不管是互联网,还是通信网,只要你是网中人,你便没有绝对的隐私权。而“裸奔”的代价是,你的隐私,很有可能像90年代的露天电影,引人围观;也有可能成为春运时候的火车票,被徇私舞弊者内外勾结,然后在黄牛党的手里被变着法子的倒卖。
别惊诧,暂用一句话来形容所谓网民的现状,“人在网上漂,不是来打渔的,也是来游泳的”,不管你是穿了泳衣,还是光着屁股就下河的,或多或少,你是露肉了,于是也就有了一个新名词:“人肉”——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人肉的出现,让这些新时代的弄潮儿,开始变得有些诚惶诚恐,信息被出卖事小,失节是大。即便是,我们有杀毒软件,防火墙,U盾,可别忘记了,我们还有网上银行账户,证券账户,手机号码,这些都是利益的筹码,万恶的根源。
一些网上被坑、被骗、被盗的案例数不胜数;那些被人肉后的官员、明星、道德败坏者与他们的丑行一道浮出水面;诈骗短信、推销电话、网络陷阱如影随形,到这个时候,可能我们才意识到,原来,网络还有如此不堪的一面。
通信、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的嘴巴、耳朵和大脑,即便是个人信息无法得到根本性的安全保证,也不可能完全摒弃。既然我们拒绝不了“裸奔”的命运,那么至少我们可以去捍卫自己的绝对隐私权。
首先,尽可能少的将自己的手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帐户信息,个人住址信息公布在互联网上。
其次,时刻保持警惕,为自己的网络环境多加几项安保措施,即便现在的黑客技术很发达,但做了总比没做强,有了这些防范措施,至少会增加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
第三,为自己准备一个私人硬盘,一些绝对隐私的东西别存在电脑、手机上。放在自己的硬盘里,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别嫌麻烦,因此,一旦这些暴露了,你会更麻烦,“艳照门”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