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迟3G牌照发放,先扶联通上位

(2008-06-04 10:38:4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电信重组

阚凯力

王建宙

国资委

3g发牌

it

分类: 《胡说通信》

借用阚凯力教授的观点,最好的重组方案是拆分中国移动,目的很明确,中国移动的老大地位,不可撼动,不利于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沿用阚凯力教授的观点,拆分中国移动不如打压中国移动.这也刚好能诠释电信重组的精髓所在,五合三方案的实施,本身就是国资委一种变相的自残行为.

 

重组是否真能三足鼎立,暂且不好预测,首先我们可以就重组后三大运营商业务做一个分析:

新电信:移动业务4192.6(CDMA) 固话业务2.26亿 宽带业务3817万

新联通:移动业务1.20564亿(GSM) 固话业务1.1878亿 无线市话2868万 宽带业务2266万

新移动:移动业务3.866亿(GSM) 固话及宽带业务 原铁通的数百万用户数

 

虽然联通是电信重组的最大受益者,但综合比对一下,联通在三家运营商中形式却处于劣势,固网业务比不上电信,移动业务跟中国移动更是有明显差距.

 

众所周知,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联通C网,等同于一次奇妙的涉险,毕竟术业有专攻,中国电信重组之前一直专注于固化与宽带业务,现涉足移动业务,肯定要面临一个磨合时间,两个运营商网络之间的分割也是一块心病,中间再升级到CDMA2000更是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其中还有可能面临在市场运营方面的难题。中国电信是否会在3G上跌倒甚至猝死,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中国电信的3G业务肯定会走在中移动和中联通的身后,未来两年主要还是固网和宽待业务作为支撑。

 

反观中移动,重组之后的得到的铁通业务本身就是块鸡肋,铁通的并入更像是国家政策下的强制扶贫,意在为固话宽带业务下的市场竞争注入新鲜血液,以竞争模式促动业务发展。中移动在固话和宽带业务上的投入只是形式所趋,更多的只能充当中移动的附加业务,所以对于和铁通的融合不会大费周折,固网的运营模式照旧。主要的发展重点肯定定位TD-SCDMA上,随着TD试商用步伐启动,TD品牌已经初现雏形,而中移动的3G业务的实施有足够的条件走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前面,一旦3G发牌,中国移动快速抢占3G市场,把现有的GSM用户转化为TD用户,中移动的移动业务将可能继续一骑绝尘。

 

打压中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后3G牌照发放时间,让联通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基站建设和G网升级到WCDMA,中国联通重组以后本身就从中国网通获利,并且以1100亿的价格甩掉了C网这个包袱,避免了双网相互搏杀的尴尬,而固话和宽带业务对比中国移动本身就有优势,现在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3G,从G网升级到WCDMA网络在技术上相对简单,投入的资金也不会太多,而且WCDMA网络构架相对比较成熟,如果联通移动同时推出3G,会在资金投入和技术层面的存在优势,从而实现和中移动旗鼓相当的正面交锋.

 

电信重组舞台上,中移动扮演的是一个悲剧角色.当王建宙还没来得及系好鞋带便匆忙赶往四川灾区,中移动的员工在修复灾区通信岗位上英勇殉职的时候,运营商不可避免的被牵扯到政治中去,有时候把控不了自己的企业行为.电信重组说到底只是国资委的内部操作,之后的利与弊,只能从长远的角度来做分析,而这些都是当局者该迫切思考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