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节高声 收视差不等于好节目吗?

(2009-09-21 17:21:11)
标签:

杂谈

如果有机会走进芒果台的主楼的话,一定会注意到正对面那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屏幕上播报每天的各档节目收视率,以及芒果台的整体收视率以及市场整体占有份额。自从崔永元喊出“万恶的收视率”,电视人在抨击“唯收视率”论的同时却又在千方百计追求收视率。

今年3月湖南卫视联合多家唱片公司重磅推出大型综艺节目《节节高声》,首创国内以电视节目为载体的歌曲排行榜,高喊出“节节高声,成就榜样”的口号。以创造一个独特纯净的舞台理念,四周由纯白色背景板围成,力求“制造一张中国‘最纯净’的华语流行音乐电视新锐榜”。前三季的节目看下来,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节节高声的层次不俗。尽管历经三季,在环节上有很多创新,但是节节高声秉承一种对音乐和音乐人的尊重,在众多娱乐节目中,没有煽情、贫嘴、互相恶搞,没有拿音乐人开涮……实在很难得。

但是节目的播出时段(周六17:20)又让《节节高声》时常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显然,《节节高声》第四季改版后,在增加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方面很下功夫。能否得到观众的反响尚待检验,但锐意求变的此举绝对值得赞许。

电视观众的要求正不断多元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造成了多元化的需求,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在收视率顶端的节目。很多高知群体说自己几乎从来不看电视,因为那是浪费时间。其实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确实时间比较紧张,会错过一些自己喜欢的节目;一个就是电视台唯收视率的影响,为迎合多数观众而使节目更加大众化。以致于流失了很大一部分观众。

在音乐逐渐占据到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的时候,就会有对不同音乐节目的需求。《节节高声》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已经出道的歌手在舞台上PK,让歌迷通过甄选和明星一起唱歌,都是刺激对音乐不同需求群体的一种消费热情。《节节高声》作为一档音乐节目,才只是一个新的尝试,倘若和其它节目用同等的收视标准来看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注定只是那块长尾中的一块。因为它同那些更加大众化的节目比起来,是小众的。但是小众这个群体正在成长,正如《节节高声》,但愿他们真能节节高声!

  酒香不怕巷子深,收视率早已不是衡量一个节目的唯一标准。节目本身没有好差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我相信《节节高声》囊括观众希望听到的好声音,要打造的是能叫醒观众耳朵的音乐节目。作为国内低迷唱片业的强心剂,乐坛新人、新歌的大平台,《节节高声》本身已经树立了音乐节目的好榜样,希望节目组的人能继续努力下去,为我们带来清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