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高声》走红分析 三因素促进新人成长
(2009-05-04 11:13:34)
标签:
节节高声快女杂谈 |
《节节高声》是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又一档音乐节目,在“过滤”了平民选秀这样一各环节后,打造出了更炫丽的音乐舞台。近几年国内的音乐节目是层出不穷,各个大大小小的台为了收视率都争先恐后的推出各类型的音乐节目,比如《快男》、《超女》、《风云新人》、《中国红歌会》、《我来记歌词》等等。
很多人都认为,在唱片业经济不景气的特殊时期,音乐节目难以维持。为什么《节节高声》能成功而继续第二季?是否他也会像曾经的选秀一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打榜升级
脱离选秀时代
对于音乐节目的认识,不乏为选秀,评审,得奖,这三组看似平淡的字眼,却也饱含了我们对音乐节目的认识。国内现在大部分的音乐节目都是打着平民的牌子在选秀,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平民中确实有好的音乐人存在,然后可怕的是,所有的音乐节目都打着这样一个牌子,一次可以,两次可以,三次四次呢。好的被选走了,然后再在那些不好的中间挑好的,这样一来,你们选的是音乐人,还是“收视率”。就比如《快男》、《超女》光是赛区就好几十个,几乎全中国走了个遍。同样《节节高声》也是打着发掘音乐的牌子,然而我们可观得到的是,它脱离了选秀这样一个环节。他们不再重蹈覆辙的举行赛区比赛,不再把选秀作为节目的亮点之一。这样一来节目中所选中的艺人在另一各层次上高过了平民选秀的素质,在进行打榜的同时也得到了升级。
避免“草根”参与
《风云新人》是2007年中国推出的规模最大的音乐人才选拔活动,在他们的选手报名方式里面,我们看到这样一条:“凡中国公民,年满18周岁,不限地区,不分专业及业余”。不难解释到,业余的也可以,我们不能否定业余没好的,但是你们打的是发掘新音乐人的牌子,为的就是能更好更快的为内地音乐创新,选中了业余的是不是还得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培养,这样一来,时间就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了。《节节高声》则是跳过“时间”的障碍,直接从各家唱片公司挑选出一些新的艺人来为他们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音乐道路。不再从平民中去慢慢的挑,去慢慢的培养,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能更快的为内地音乐创新呢。当然,平民中也不乏有很多很好的音乐人才,只是大家都一味的去挑去选,选到最后是不是只要会唱歌都可以。《节节高声》更是从实际出发考虑,把门槛升到了最高。
音乐榜样
“时代的需要”
《节节高声》是由湖南卫视打造的最纯金华语流行音乐新锐榜单节目。它在脱离了选秀,避免“草根”的前提下,更好的为内地音乐打造新的音乐。不是说《节节高声》这一舞台是在“歧视”平民选秀,而是在内地音乐如此不景气,如此萎靡的情况下,要的就是能更新、更快、更好的为内地音乐创新的节目,《节节高声》的及时“出现”,也正是配合了“时代的需要”。这些在节目中打榜成功的艺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就能为内地的音乐出一份力。能为内地音乐做事的无非就是新人、新歌,一些新人在唱片公司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盼”不到出头之日。在此同时,还有音乐节目在发掘新人,老新人,新新人集合一起,谁来为他们的“时间”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