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政和古村- 坂头村花桥

(2011-07-01 15:17:35)
标签:

旅游

摄影

福建

政和

古村

廊桥

分类: 国内游

    从政和县城经过4个小时的颠簸山路,来到杨源乡坂头村,村口的2块石碑首先映入眼帘,一块是革命老区坂头村,一个块是坂头花桥,原来在村头横卧于蟠溪之上的一座石拱木构廊桥,当地人称做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据史料记载,坂头花桥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914年照旧重修,花桥桥长38米,净跨13米,桥面宽8米,桥上为6排柱,13开间的廊屋楼阁式建筑,其中6排柱结构在福建众多廊桥中不多见。坂头花桥最有特色的要算内部了,有着丰富多彩的书画艺术,桥上正中为五层镂花藻井,圆心是一朵大莲花。大莲花色彩鲜艳,绘制逼真,此为花桥的主体画作。整座桥上共有壁画96幅,画面内容丰富多彩,有“桃园结义”“岳母刺字”“水漫金山”和二十四孝为题材的历史故事以及“金鱼戏水”、“鸟语花香”等抒情写意之画。难怪不少到过坂头花桥的人都赞叹说花桥是一条包罗万象的书画艺术长廊。除此之外,坂头花桥廊道中的供龛也是全省所有廊桥中最多的一座,共有九个,集佛、道、神与一桥之内。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适逢中午时间,村里安排我们我们在花桥里用餐,没想到除了通行之外还附带餐厅功能,五六米宽的桥面一溜平放了四桌,菜都是当地的土菜,口味偏咸。吃饭时,看到桥侧另有一条不足一米的通道,后老乡告知,原来这通道是专门为妇女和牲口通行所建,男人可以大摇大摆地走五六米宽的桥面,女人则只能与牲口为伍,走不足一米的通道。这是封建时代歧视妇女的铁证。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桥规”。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村子里的老房子相当的破旧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粽子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在乡下,端午节并不算大节日,外出打工的青年人并未赶回,村里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儿童,过节最开心的是孩子们,跑来跑去的聚在一起玩,看到我们端着相机拍他们,开始时还是很紧张,问我们拍他们要不要付钱给我们,淳朴啊淳朴,现在很多古村的人要么不让你拍,要么拍完以后问你收钱。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正宗的农家土鸡啊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福建政和古村- <wbr>坂头村花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