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活动很顺利,所有支助的孩子一个不拉的全部看到,家里情况也了解清楚了,本来以为3年过去了,她们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仅靠几亩薄田的农业收入是无法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那些重组后的家庭又添新丁,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维系,真是难为这些孩子们了。说点题外话,回来后就接到过刘高平妈妈的电话,说现在靠家里男人在镇上给人剃头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3个孩子,何况还有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也要抚养,听着她哭泣的诉说,刚出生的4个月的孩子都没奶吃,准备叫奶奶带孩子,自己也要出去打工赚钱,听了这些话心里真不是滋味,只有发挥大家的力量,寄点奶粉过去帮帮她们。

(光明乳业的徐总捐助的奶粉)
另外有个孩子韩梦天,虽然不是我们团队支助的,但每次我都会去他家看看,住在陈家坝乡太洪村,他是5.12地震后来上海参加夏令营的四个孩子之一,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他见到我时愣了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然后就拉着我不肯放手了。

孩子家建了新房,一层楼的,我把整个屋里屋外看了个仔细,因为来前有人对这个孩子的支助资格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提及房间装修时厕所间也贴了瓷砖,咳,很多事情只有亲自看过后才得出结论,是否应该贴瓷砖?乡下用的不是抽水马桶,只是用水泥砌一个槽,不贴瓷砖如何能打扫啊,而且那个瓷砖也是最普通的白瓷砖而已。我个人认为,每个家庭都有权利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将生活状态往好的方面发展,我们不能太片面的看待问题,客观的分析一下孩子目前的家庭状况,是否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做好孩子的助学工作,至于其他方面,我觉得没必想得太多。

和韩梦天告别后,这里离陈家坝乡不是很远,大家一致提出去看看当年的重灾区,还有陈家坝的学校,反正路不是很远,我也很想再回去看看那里。

北川县陈家坝乡由青岛援建,陈家坝中心小学和中学也就由青岛的著名企业援建了,学校盖的很漂亮,操场、篮球场还有乒乓台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看到孩子们在打乒乓,我们也忍不住上去参与了一把。




我们到学校的时候,正逢搞活动,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看上去特别精神。由于还有人要赶回成都,没有很多余的时间让我们逗留,参观完学校后我们返回成都,最后祝愿孩子们永远快快乐乐的生活。

(全文完)
家访时间:2010年11月6-7日
写于:2011年6月2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