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罗琦!一个摇滚女王沉淀下的复活

(2007-11-07 11:26:20)
标签:

娱乐/八卦

 罗琦罗琦,1975年6月6日生于江西南昌,13岁离家独自闯荡。她拥有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一上台就拔G调,富有金属般的穿透力。
  17岁在北京成名,被封为“中国摇滚第一女声”。由她担任主唱的“指南针”乐队迅速崛起。
  18岁在朋友的生日派对上,与人发生争执,对方用碎酒瓶将罗琦左眼刺破。翌日,左眼球摘除。从此,“一块纱布”成了罗琦的符号。
  19岁“指南针”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选择坚强》。歌曲《回来》等登上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
  20岁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快乐机器》,当那个“戴墨镜的坚强女孩”形象被人们所熟识的时候,受人蛊惑,罗琦开始吸食海洛因。
  1997年,罗琦在南京演出时毒瘾发作,被出租车司机带到派出所。一时间,全中国都知道了罗琦吸毒的丑闻。罗琦说:“我不知道歌迷们会怎么想,一想到再不能唱歌了,死的心都有。”那一年,她22岁。
  三个月的法定戒毒结束后,罗琦以旅游者的身份去了德国。到德国不到两个月,与德国人罗洋(丈夫随罗琦姓)结婚。罗琦回忆道:“那段小女人的生活,巨美。可是一天陡然发现:啊!失去自我了。”
  于是她立志从头开始,在德国杀出一条音乐的路后,罗琦回国,重新寻找自己的舞台。
  2004年,罗琦重新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那晚上,参加演出的净是周杰伦、朴树、韩红这样的一线明星。罗琦说:“那天我真害怕啊,怕谁还会认得我啊。”
  那晚她是发着抖唱出第一声的:“打开这深夜抚摸寒星光……”当她唱到高音部分的时候,听见了台下的掌声……

  自称双子座、AB型血、四重性格
  
  13岁,跟着草台班子四处走穴
  9岁那年,罗琦的父母离异。按照法院的判决,罗琦由母亲抚养,但其实她一直跟着外婆过。
  13岁的时候,因为迷上“霹雳舞”,成天用课本挡着,在课桌下研究那个“过电”的手势是怎么做出来的。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厉害,按照罗琦自己的说法就是“很快就成了个‘小坏头儿’”。校长劝罗琦退学,她就签字了。签字完毕才去跟母亲讲。母亲知道时,已经晚了,想:“闺女大了,总得会门手艺,讨口饭吃。”于是就将罗琦安排在自己工作的那家服装厂,罗琦干的活是负责缝袖子。
没缝几天袖子,罗琦一想:“唉,我退学是为了跳‘霹雳舞’,要是退学就是为来缝袖子,岂不是亏大了?”然后,趁母亲放松了警惕,就“腾”一下逃跑了。那时有很多视罗琦为“榜样”的小伙伴,一致认为罗琦干的事情是他们想干而不敢干的,就罩着她,收留她带她回家住。罗琦母亲来问:“可见着我家小罗琦?”一律说:“没见着,没见着。”
  最后,母亲说:“行,那你转告罗琦,她赢了,叫她来见我。”“然后,我就光明正大地跳起了‘霹雳舞’。”罗琦说着,摇晃着肩,比了个蒙古族舞蹈里摔跤的动作,“小坏头儿”的模样立刻活现出来。
  不久,罗琦小学时的小班长,介绍她去一个走穴的演出队。从此罗琦跟着这个草台班子,从南昌坐公交车再转乘小巴士,去到了一个小县城,安营扎寨开演。一天就3块钱,一个月后,见到白米饭就咽口水。
  跳了几天“霹雳舞”,罗琦觉得唱歌的人更神气,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台口学别人怎么唱。终于,那天,那个歌星病了,罗琦就去找团长说自己也可以唱。就这样,她发着抖站到了舞台上,对着话筒唱了生平第一支歌《路灯下的小女孩》。

  16岁攒钱到北京,自荐唱摇滚

  罗琦冷不丁听到了邦·乔维,一下就爱上了摇滚乐,然后就一门心思攒钱到了北京,还毛遂自荐找到了崔健的经纪人。
  后来,罗琦跟着两个朋友到了福建,在各式各样的歌舞厅里唱歌,慢慢地感到了心慌。
  一想到每一天都将重复昨天的那些歌,“我祈祷……什么的,都快哭了”。一天,在一个朋友那里冷不丁听到了邦·乔维的歌,罗琦并不知道这种歌叫“摇滚乐”,但知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
  那个朋友告诉罗琦:“这种音乐叫‘摇滚乐’,摇滚乐只有北京才有。”然后,罗琦开始攒钱,准备来北京。那段时间,大家都在帮罗琦攒钱,通常是她在舞台上唱,哥儿几个就在台下帮罗琦拉花篮,拉点歌。朋友们说:“要帮帮小罗琦,她想攒钱去北京。”
  一年后,罗琦揣着一万块存款,拎着个包就来北京了。来的时候没有一个熟人,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只是在心里嘀咕:“我跟你死磕了,我就是要留在这里!”
  1991年的元旦晚上,罗琦摸进马克西姆餐厅的崔健的party。她说:“当时一下子就被吓呆住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外。”镇定之后,罗琦问身边的人:“怎样才能像崔健那样?”身边的人告诉她:“找崔健的经纪人王晓京啊。”“哪个是王晓京?”罗琦继续问。
  然后,她走到王晓京面前,毛遂自荐:“你可能不知道我,我是从南方来的歌手,你有兴趣听听我唱的歌吗?”王晓京摸着鼻子,看了看罗琦说:“明天下午到我们公司来吧。”
  第二天,罗琦站到了王晓京、王迪、梁和平的面前唱了她的“成名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当时,正好有个从成都来的乐队,缺个主唱,王晓京安排罗琦跟这支乐队合一下,一下就合上了,这就是后来的“指南针”乐队。这时罗琦只有16岁。
罗琦很怀念那几年这个圈子的氛围,说王晓京的时候,仍然叫他“晓京哥”。罗琦说,晓京哥很不容易,组了个乐队,眼看要火了,又发生了后来的事。
18岁,她失去了左眼

  罗琦不打算用眼睛假体,她发现她还可以继续唱歌,而且人们并没有因为她眼睛的缺陷而不喜欢她。
  罗琦说的“后来的事”,就是不久后发生在朋友生日那天的事。那天,罗琦和别人发生争执,那人用一只碎酒瓶,刺向了罗琦的左眼。第二天,18岁的罗琦在同仁医院实施了左眼球摘除术。说起这件事,罗琦已经很平静了,因为她相信“时间会治愈所有创伤”。
  罗琦说:“眼睛没有了,生命还在。一切都会过去,只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我可能用的时间不算长。”当罗琦发现,她还可以继续唱歌,而且人们并没有因为她眼睛的缺陷而不喜欢她的时候,她便相信自己可以用嗓子来让人们忽略她眼睛的残疾。
  很长一段时间,罗琦以“一块纱布”的形象站在舞台上。她说:“我其实是在训练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后来,即使是有了眼睛假体,罗琦也没用,她总觉得自己的身体里没必要有一个假的东西。“我的身体是自然的。当自己接受这个缺陷之后,人们就自然地接受了我。我要老缩手缩脚的,人们也不会用正常眼光看我的。”
  “说糙点吧,就是爱怎么样怎么样。”说完,罗琦换了个话题。

  无论如何,吸毒都是错的

  吸毒的人最不能面对的是周遭的歧视,罗琦说:“我们只是生病了,非常需要别人拉一把。”

  是否因为眼睛的缘故,才沾染上毒品的?对于这个“借口”,罗琦不做任何解释。她说:“年轻的时候尝试了一些不该尝试的东西,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错的。”罗琦相信去德国对她戒掉毒品非常关键。在那里,她遇到了很多愿意帮助她的人。她说:“身体的瘾并不难戒,难的是心。吸毒的人最不能面对的是周遭的歧视,在大多数人眼中,吸毒的人连杀人犯都不如。”所以罗琦坚信:“我们只是生病了,非常需要别人拉一把。”
  罗琦告诉我,一个德国医生在知道她没有医疗保险的情况下,愿意替她治疗。很多人对她说,你只是走迷了路,要自己走回来,你要相信我们会帮助你。
  在这样一些“源源不断的爱和鼓励”下,罗琦一天天好起来,最终彻底戒掉了毒瘾。
回国后,罗琦向公司提出想到“南京戒毒所”看看。因为对罗琦来说,“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地方”。在罗琦看来,这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但公司却进行了炒作。
  至今,罗琦仍为这件事感到伤心。她说:“当时,有30多家媒体在盯这件事,去南京前一个月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了。”
  后来去的时候,看到那个场面,到处是鲜花和标语,罗琦一下子就心酸了起来。我问她:“是不是因为看到了他们(戒毒的人)的原因?”罗琦很自然地把“他们”纠正为“我们”。她说:“是因为我们觉得你们玩完就走人,我们还得继续呆下去啊。”所以,罗琦相信,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的好,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呆着,自己慢慢去想明白挺好的。

  她说,她不介意当“戒毒大使”

  有媒体策划要让罗琦和当时扭送她到派出所的出租车司机见面,感谢人家,罗琦对此很鄙视。

  现在回想起来,罗琦发现“南京时期”好笑的事太多了,她哭笑不得地说了两件:
  其一:“因为我,南京戒毒所被评了个一级单位哩。”
  其二:居然有媒体策划要让罗琦和当时扭送她到派出所的出租车司机见面,叙叙旧,外加感谢。
  对第一桩事情,罗琦随便一说。第二桩事情,罗琦狠狠地笑了一顿。因为,她并不像某些媒体吹的那么“高大”。罗琦说:“一听这个叙旧的主意,我就怒了,说,谁要这么干,我跟他急。这戏导得也忒假了。”罗琦很鄙视地撇着嘴说,那个司机把她送进派出所后,领了两千块奖金就走了。而且司机是偷偷地把她诓进去的。罗琦一再强调:“我要戒是我自己的事,他为了两千块奖金把我塞进去,是人品问题。”
于是,对那出想让罗琦与司机叙旧的戏,她实在不能奉陪了。
  罗琦说,她并不介意当“戒毒大使”,虽然她更看重自己是一个音乐人的身份。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愿意当这个例子,告诉年轻人:“有些东西可以尝试,但有些是一定不能试的。”
  这些想法,是她在德国期间一点一点想明白的,罗琦说:“当年,从戒毒所走的时候,拎着一蛇皮口袋歌迷的信。那些信,我在德国看了一年。”
    干不成事业,就回家当小女人


印象

  一切都会过去


 
     罗琦个人资料:

中文名:罗琦
  英文名:Qi
  生日:6月6日
  血型:AB型
  星座:双子
  身高:165cm
  出生地:江西南昌
  最受启发的音乐: Jon.Bonjovi
  最喜爱的音乐类型:好听的
  最崇拜的男艺人:Steve Tyler-Aerosmith
  最崇拜的女艺人:太多
  最尊敬的人:每一个人
  最喜欢的电影:能感动我的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
  最喜欢的食物:中餐
  最喜欢的服装:好看的,个性的
  最喜欢的装饰品:眼镜
  最喜欢的动物:猫(但怕动物)
  最难忘的一件事:第一次站在舞台上
  最何厌的一件事:讨厌是一种负面的感觉,试着不去想它
  经历:
  1991年“指南针”乐队成立罗琦担任主唱
  1993年“指南针”推出首张专辑《选择坚强》其中包括罗琦最具有代表性作品:《选择坚强》、《我没有远方》、《回来》
  1994年 罗琦离开“指南针”乐队谋求个人发展。
  1996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快乐机器》
  1998年1月17日星碟公司为她录制完成了《新天》、《让我自己来》、《昨夜有梦》3首新歌,名为《新天》的合辑。
  1998年罗琦赴德国
  1999年推出专辑第二张专辑《新天》
  2004年3周正式签约北京金克木文化
  同年3月26日首次亮相人民大会堂,十年经典颁奖晚会嘉宾
  同年4月走进五大城市,为戒毒事业义务倡导
  同年4月江苏音乐台十年盛典颁奖晚会嘉宾
  同年5月26日北京“时光隧道演艺广场”,罗琦歌迷见面会
  同年5月底将推出回国后的首张单曲《永恒的一天》
  曾经一度担任过Channel[V]非常中国的主持人
  罗琦获奖情况:
  1994年获中国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同年获广乐岭南新歌十大金曲奖
  1996年获上海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奖《回来》
  2004年获江苏音乐台十年盛典,十大金曲奖《回来》
  阔别了内地舞台6年之后,在2004年3月26日晚罗琦北京重温昔日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那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