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籍艺术名家东方健访谈。

分类: 诗歌 |
闽籍艺术名家东方健访谈
主笔:罗唐生
一、结缘:
我与东方健结缘是因为宋展生,宋老请了众多画家同学,后来我邀请他出任中艺福建朱子缘书画院顾问,参加公益艺术活动和艺术沙龙。没想到他也与有缘于溪源, 并与嘉泉上云书院相隔不到400米远的半山之处艺术云耕。
我与东方健、张嘉泉、陈涛四人随地吃完饭,去东方健的桃花源。半山民居之处的桃花源别致而优雅,古朴而灵秀,一泓清泉从后山竹林透漏流畅而出,直往曲水流向圆池。好心的主人在青竹的空间,种上桃树和各色植物。居半山而云耕,有腾云飞动之势,又有莲花座之稳。左右青山拥坐着恍如仙境。溪水清澈流畅直往溪源宫方向而去,大有拥向佛光之境之心。我眺望远山和近岭,梁明兄的大泼彩画面向我袭来,我还认为是黄莱的大气、狂气和媚气的隐现。两岸茂密的丛林里有宋展生的鹤在栖息,游火旺笔下与东方健的笔下生辉出飞翔的乡村男男女女穿越历史时空,迈向未来。此种美景如梦如幻。合着溪源的教育理念,一道回归丛林。
二、闽籍当代著名书画家访谈之东方健
东越文曲罗唐生
缘起:
2018年金秋时节,我领陈涛去溪源拜见东方健和嘉泉,令我惊喜的是:嘉泉通过6年的身体教育实践,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孤儿,有的已经走向社会成为栋梁之材。而东方健亲力亲为,硬生生将半山竹林前的一座破旧房屋设计修建成艺术仙境。在此半山云耕生态艺术,而为我所羡。况且南平也有个溪源仙境,我也写过好多首诗词,其溪源仙境之水,散发出春意朦胧之美,温暖的余辉和着水气,轻轻向我袭来,抬头望去夕阳隐隐点燃起霞光,如美女裹着轻沙,从溪源仙境唱着晚歌向我飘来。东风引来一缕缕芬芳,花是落了,被星云夺去。我也是在为了那几瓣花而来!然而星云之下有烟雨,他们是否知花骨之瘦,人似黄花的心境呢?又是谁悄悄地看着西楼发出清香。此时,花儿已向深塘飘去,暗发淡淡的幽香。暖风迟日的傍晚,远处的山色真真是别样的美。它在向我招手,请我回归到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两处同名溪源让我感受如出一辙。
于是,我们就在此仙境专门做了针对东方健兄的一次艺术沙龙。
(溪源半山云耕)
东越文曲唐生:
东方健兄与宋展生是同学,也是我的长兄。因感动他选择了这么一处人间美景,而发挥了建筑设计师的专长,将一座荒毁的破房给修整成艺术沙龙之仙境。而且他的古诗词与书法、绘画修得上佳,且为人徳行高尚,让我感动。为此,我专门为他写了一首诗、填了首词和两首新诗,献给大家!
赠东方健仙居图
半山耘耕树,仙居之上图。
习习晚风至,冬寒秋雨思。
感怀溪源景,九叠春丝缕。
人生遇知已,秋高万古流。
大雁时空连线:也许美,是一种秩序的体现。那么浸泡在大自然中的人,他是丰富也是孤独的,所以就是有秩序的;而人对人的感情,它是专注也是恬淡的,同样也提现了一种美的秩序。
(溪源仙境)
题,东方健:溪源仙境
罗唐生
春色轻轻轻几许,溪源听雨歌扬,东方为谁迎芬芳。星辉云转,只为花几瓣。
春雨不知花骨瘦,西楼通体幽香,纷纷向去暗深塘。暖风迟日,山远色別样。
大雁时空连线:几个通感,运用得很婉转,最妙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暗喻以及和人体产生的互动交流,显得非常的融洽流畅,读来舒服的韵味辽远。
溪源仙境之美
知了轰鸣
一阵高过一阵
此刻,我需要月亮和骨头
清泉与流云跑不过我
看月光的清辉
如白银撒满仙境
鸟飞过我
美高过我头顶
此刻,我不需要粮食
夏夜的溪源
有许多水花
沁入我的心里
大雁时空连线:可以说这首诗很洒脱,因为感觉它一直在跑,然后就跑到了一种貌似很简单的水里面,这水很贫穷也很自足,它的滋味流长开去!
秋日半山耘耕听雨
身旁有岩石依着草丛
秋日的水声中听雨
青竹深藏在茂林中
与鬼针草在抖音上发声
蛇灭门是及时雨
赶走了一个夏天
毒蛇的惊吓
精细的主人在时光中
藏着一口池子
木爪将它升向天空接雨
众多的植物呀丶草药呀
在秋雨中对接上了《本草纲目》
我们是闲云野鹤憩在这里
坐成山坐成秋水
静静坐在半山耘耕喝茶
听雨
听东方健讲园子里
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小鸡们是忘了那危险的时刻
听他神态自如地讲述
有一片闲云
就这样不经易中
在历史深处定格下来
盼兄批
大雁时空连线:历史、文化、大自然、纷争,在人的心中,如果都化成了雨声,人的内心,就产生了诗意,就产生了对生命安静姿态的深刻认识,就产生了一种境界上的天人合一的药性和滋补。
东越文曲唐生:
此三幅自创杰作诗与书法相得益彰,诗有陶潜王维之遗风,书法犬牙交错,浓淡干湿,大小变化,偶有枯笔,如山川绵延起伏,如沿崖而险峰不绝,气态万千,胸有成竹。让人赏心悦目,伫足观摩而叹为观止。
东越文曲唐生:且兄之文人画写意笔墨承传古风,气韵生动,人物传神,线条深得书法笔触,诗书画交融。让人浮想联翩,深羡不已。
黄莱:
借用李太白诗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东方健兄,对于我,是少有可以与之言之人,交往虽短,不过数月而已,然,感情日渐升温。拜读东方兄书画人生,遗憾是,我至今尚未一睹其原作,单从图片来看,东方兄与时下文人画相较,显得更为纯粹、有书卷气,笔墨情趣、造型提炼,形神之间,严于法度,又不受法役,彰显出文人画的要旨,灵动、高雅、意味,深得真正文人画之三昧。书法潇洒不拘,一如其人,与画相得益彰。仙居″简斋"、″意笔人物"、″儒雅人表",构成了一幅大隐隐于市的当代高士图,是活脱脱的现实版在东方兄笔下之再现。我的拙作蒙东方兄多次青眼相看,甚为感谢!今承唐生兄嘱我为东方兄作简评,不能不遵,我笔秃、眼拙、上述之言,权作朋友间絮叨而已。


徐志坚:
東方健的作品好劲道!潇洒劲拔的线条、膨缩有度的字型、以及畅怀不拘的大写意,皆是健兄对美的虔心积悟,潇洒的艺术出自有智无欲的超然境界。
东越文曲唐生:
是的,这才是中国文化中书画生活真正意义。我也只是想别人没用的方法来叙述艺术家的面貌!避免评论太长让人感到枯燥。

东方健:
兄胸襟开阔,提携后进,肝胆相照。有大唐遗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这句诗出自唐代杨敬之的《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到看见你的气度品格则更高于诗。我一生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项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于今社会,少见了。
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地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善”,且又“到处”“逢人”为之揄扬,完满地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说项”这个典故。
林容生老师的评论,确实可以认真分析下。不是说夸我就是好的,我觉的他说的有深刻的意义。观点有深度和广度。有对画界共性的深远的思考。你和黄莱都有这种胸襟,很好
你是才子文章。他是学者文章,各有千秋。
谢谢大家!
东方健(柯建):福建仙游县人。幼受中国画名家李耕,黄羲诸老前辈启蒙。后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擅写古典人物及道释中人。造型简洁,笔墨酣畅、形神兼备。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艺福建书画院顾问,福州烟山画院画师,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