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艺福建《丛林周刊七十九期1》2018闽江流域探寻之福州台江上下杭。罗唐生散文《藏在上下杭的故事里》

(2018-02-28 15:27:53)
分类: 散文
2018闽江流域探寻之福州台江上下杭
罗唐生散文:《藏在上下杭的故事里》

藏在上下杭的故事里

                  罗唐生

落日的余晖渐渐抵达,很好地将古老的上下杭染成一片金色,随后夜色笼罩,我与都市里的人们全都被网入其中,情景却是如此美妙,此时月亮高悬,与苍霞新城、合春弄、三捷河、中平路,东到三通路,北到学军路,蓝天、落日与红墙、院落、老桥、古榕 连成一片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站在高楼远眺,整个上下杭灯光点点,灿若星辰,斑斓的夜色更加迷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是坐上一艘小船悠然进入核心地带,而后徜徉在整个上下杭,沉浸于这座“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

上下杭界区内各级文保单位14处,包括张真君祖殿、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采峰别墅等都聚集于此。我会在音乐慢步那么一种心境下,有一种期待的波澜轻轻起伏,与宁静的河水微微起伏的音律移步换景;我会将目光停留地“星安桥”三个字的古老石刻上,思绪还会翩跹到上个世纪初或者更久远的年代时,那些曾经的老商铺过往行人的耳语声中,探寻藏在上下杭的故事。

真的,不要远游,在这种美景下,只要我身临其境上下杭的风貌中,我心潮起伏,思绪就能穿越时空,去领略人类古老建筑的精髓,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不管是隆平路的城南旧事,还是建郡会馆旧址、福州商务总会八角亭、隆源行旧址、台江书院旧时的繁华街区。踏在上下杭韵味十足石道,行走于巷弄之间,寻觅着旧日时光留下的印迹.,那些蔓延青苔的斑驳古墙,依稀还能窥探出老街巷人们记忆里的故事以及旧建筑的某种隐秘和记忆。

只要你细细品味,上下杭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永不褪色的记忆,时时会让你回眸在这片老福州十里洋场的商帮聚集地,旧时商贩们热情的叫卖声仿佛回荡在耳边,你或许还能细数曾经那些鼎鼎有名的商铺。

有关上下杭老建筑的故事更是精细而不会遗漏。

古田会馆坐北朝南,四面红墙,占地690平方米,会馆内分东西两落,东侧为主落,内有戏台、谯楼(含钟、鼓楼)、天井、中厅、正厅等。会馆由20根方、圆石柱布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馆内的木构件、石柱、石栏都保存较完好。特别是馆内的3藻井雕饰物,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在福州绝无仅有。会馆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结构重檐歇山顶。永德会馆坐落于福州下杭路张真君祖殿斜对面的永德会馆,历史悠久,中西融合,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保护价值。现永德会馆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相融合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东西宽3698间排,其中正厅两侧厢房,东厢1间、西厢4;进深7+2柱,长度34。一、二层高度各4.5西式建筑元素居多。第三层歇山顶,层高5.5,面积400多平方米,纯属清代古建筑,系民国20年重建时将清代福州会馆建筑中的厅堂部分依原样搬建在顶层,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与仿西洋建筑叠加的独特风格。大门门额嵌大理石刻镏金牌匾,榜书"永德会馆"。建宁会馆建宁会馆位于上杭路63号,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前临上杭街,后背彩气山,依山势而建。正面红砖清水门墙。进入大门,依次为戏台、天井(两侧走酒楼)、正殿。殿后花园,有鱼池、假山、花坛、石椅桌,环境清幽雅致。园中建有文昌阁,原作为书斋。阁呈八角形,直径5,双层,飞檐翘角,重檐歇山顶。木构件吊柱、雀替,斗拱、云楣、花格窗棂等,造型粗犷、雕刻豪放,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文革"中,花园被拆改为民居,文昌阁幸存,基本保持原貌。折叠南郡会馆位于下杭路92号。清末,由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籍商帮集资建造。会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为,四面红砖清水墙。中间大门为青石门框,横匾刻"南郡会馆"四个大字。两边仪门为拱形门框,上面各有一青石额刻"河清""海晏",墙裙为4块浮雕,典雅别致。整个门面保存尚完好。进门依次为戏台、天井(两侧走酒楼)、大殿、厢房鱼池。大殿为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雕木贴金,富丽堂皇,殿中祀天后妈祖。廊柱和柱础场用青石,雕刻十分精致,出自惠安名匠之手。现在于山白塔寺的青石圆雕龙柱便是由此移去的。内仅存"六港集樯帆,波平大海"一根石柱残联。折叠闽清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帮洲街道后田新闽街71号。清同治六年(1867),由闽清籍华侨募捐,黄乃裳主持修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大门临街,青砖清水墙,石基础,正面用二块花岗石大板,制3条线脚,形成上下两托座,承墙接地,造型古朴,石面磨琢精细,体现明、清建筑风格。中门朱漆长方形石门框,横额书"梅城会馆";两侧朱漆仪门,拱形石门框,额刻"护国""佑民"。进门一石板地坪,原有一木构戏台,坪两侧3层砖木结构楼房,青砖墙,玻璃窗,加双开防火铁板窗门,木地板,扶梯。大堂打梁式前廊,两边乳伏配有斗拱和卧狮,檐口吊柱,上横贯大扛梁,承受全部外檐荷载,空间宽敞明亮。大堂悬山顶,斗拱云楣,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前廊有一对高3.75,直径0.67的青石龙柱,雕刻精美,上有"虎丘黄公建""同治丁卯年"的款识,保存较好。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内辟有"黄乃裳纪念馆"一间。  

值得一提的是张真君祖殿,它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1131-1162)。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张真君祖殿”位于福州台江区星河巷88号,在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通桥和星安桥之间。“张真君祖殿”殿前是古河道渡口,榕阴蔽日,景观优美。从达道河流经这里的三捷河,双向流入闽江,涨潮时出现“圣君殿前河水两头涨”的独特水文景观,在福州绝无仅有。上、下杭地区的“商帮”,抱着“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 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而云集在这一地区。奉张真君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并把“金融公会”、“商事研究所”设在殿内,作为发布商情信息的中心。由此可见,上、下杭地区作为“闽商”的发祥地之一,对促进福州南台商贸及其文化的繁荣,与张真君祖殿的存在,密不可分。

而中平路对面这座红砖房当年叫青年会,说起它的掌故,能扯上一堆名人:黄乃裳、西奥多·罗斯福、郁达夫…… 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于1912年在苍霞洲筹建新会所。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以购置地皮,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用于建筑费用。会所主楼选址在台江苍霞洲,建筑面积为81564平方米。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地板则全用上等楠木铺设,至今仍保留完好。

    主楼面朝万寿桥和闽江,综合楼大门口墙上青石碑刻有基督教青年会六个字,青年会门口的大门是旋转门。前楼右边二至三层为福州基督教青年会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一层为西餐厅、学生会部、理发厅和淋浴室;左边一层为电影院、总干事办公室、女青年会部、会议室,中间是大厅。后楼地下室为游泳池,楼上还有健身房、灵修室、图书馆和阅览室。拱形的门窗,宽敞的功能厅,别致的天井院落以及高低错落的走廊,这里曾经的辉煌还依稀可见,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就在这里放映。

    郁达夫流亡南洋期间,自称原籍福建,他曾三次到福州,在青年会四楼住了大约有五六个月,他的作品中多处提到青年会。

回望历史的长河,细细品味沉淀在时光深处的故事,昔日的商业繁华之地,曾经带给福州一段商业鼎盛的时光和历史文化街区再度重生的上下杭建筑。 一首“ 藏在上下杭的故事里”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

 

从天高云低时

我就在上下坑古巷里看云

一直看到夜色降临

看到月季恣意烂漫在街灯下

有自己的背影

我不好说谁更安静谁更清悠

宁谧的依然是夜

夜下有石板下苔藓的隐秘

我听不懂花开和鸟语

只管书香氤氲

想一些李清照婉约清丽的诗句

将自己摆弄成悠悠的小船

摆渡到苍霞古巷三捷河

清晰地看一回我们的这座城市

它的时间线

它的情怀

它的荣耀

 

或许我还可以到古戏台前

看一回戏中少女枣红色的头发

少妇隐约显露的皱纹里

隐藏着多少动人曲折的故事

 

这一说月亮就偏西了

古民居依然在往日的夜色下

音乐响起

门咣当一声就关了

我小心将时光

藏在自己的故事里

是的,每当月亮偏西,我面对清静的三捷河,猛然发现它就像上下杭的那双水灵灵眼睛,从它的灵魂深处,我可以听到它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故事。而每当面对黎明,我就不再茫然。此时,我正在跨过人生的一道门槛,悄然产生“清悠静雅是白莲 ,兀自悠然度人生”的一种心境。

(大雁时空连线:中国式审美,在城市里,就是一种基于视觉的回忆和回味,这个视觉是历史,是亲切,是文化内涵,是宁静平和,是人心归宿,这样的各种诗意统一起来,就是生命的深意了;古老建筑的精髓,就在于平衡、周全、和谐,也就是我们说的风水好,顺遂人意,这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一种悠久平和的历史文化存在,能给我们的审美带来的惊世骇俗,指出美像有性格而又连成片的花朵,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