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起读:摇曳多姿的心灵寄托
----吴建峰花鸟画情感解读
罗唐生
解读一位画家作品,好比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见着是郁郁葱葱,就想把心里的话统统倒将出来。是的,当我夜半起读,一个人轻声细语的品读,读到心领神会时,就想讲给自己听,又怕讲不好,对不起读者、画家和自己的心灵。于是我先将它储存起来,等它越酿越纯。
我与吴建峰的相知相识,缘于我一直对书画艺术的爱好。加上前面说过,我工作这几十年,一直是远离政治,崇尚自然,奋不顾身地赴向自然与文学艺术,苦苦地追寻着德才兼备的艺术家。由此,我们的结识就顺其自然了。从2015年我从事业余公益,做禅文化有关经书送国礼时的一次见面的谈话,到他邀请我参加他的画展,后我主动在2016年春节期间,为他举办的一次长达三个月的牡丹书画展,读者也可以看出我对他德才的情有独钟。
某日,我欣喜吴建峰"鸟语花香"系列已出,闻鸟语花香而去,扑面而来的是清新淡雅,摇曳多姿,让人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从而寻找到自己心灵寄托。
于是,我就想写个评。于是,我就会先说说吴建峰简介和个人事迹,然后在音乐现场,谈谈他的绘画风格。
我说过,作为一位有成就的画家,不仅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要有中西方绘画艺术理论的铺垫,还得对绘画领域建树构筑一道自己心灵靓丽的风景。应该说吴建峰的绘画风格受传统国画影响较大并兼收西画之长。他现任中国艺术家专项基金福建书画院顾问,还是中国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少儿美术教育委员会理事,香港《收藏家》特聘画师,出生于1971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现执教于福州外国语学校。擅长中国画写意花卉、山水,尤工牡丹。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作品《富贵长春》获全国牡丹征稿大赛银奖;作品《春江花月夜》获文化部主办“中法世界友好画展”铜奖,大量作品发表于各类专业杂志,并有多幅作品被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所收藏。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节目曾两次专题报道。近年他对古诗入画情有独钟,还举办《诗之旅》画展,作品大多选自近期他为《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配图所作的传统文人写意画,创作古诗入画。我认为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国画的贡献,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我自然对他的绘画风格富有深情。
让我们在无边的月色下打开《花之圆舞曲》静静地边听边欣赏吴建峰的花鸟画。《花之圆舞曲》选自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花之圆舞曲》是舞剧里组曲中最富魅力、著名程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一段舞曲。它是剧中的主人公克拉拉(玛丽)随着英俊王子来到了童话王国里,百花仙子为欢迎她跳的一段舞蹈的伴奏音乐。这段舞蹈造型优美,乐曲旋律优雅、妩媚,节奏明朗活泼。在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旋律如歌,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乐曲的主题更加抒情而优美。这段旋律后来也成为美国经典影片《出水芙蓉》的主题音乐。
我们就这样徜徉在抒情而优美的花鸟画的意境中,江南水乡秋夜的幽美,花香萦绕在唇边和心脑里,你且可放慢脚步,拥入融侨艺术中心,欣赏吴建峰的“诗之旅”画展及花鸟画,时光穿越千年,与古代诗人对话,听听鸟语,闻闻花香,或吟诵古诗词,或品味画之韵;让自己心灵与诗情画意一次次倾诉。
而我之所以倾心吴建峰的花鸟画,是他的画意中丰富的内涵在我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寥寥数句,包含着款款深情与浓浓情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技法方面,吴建峰拥有油画、中国画深厚功底,对中西绘画技法也能做到融会贯通,深谙泼墨、点染、斧劈皴等,信手拈来最恰和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在吴建峰的花鸟画中,他在赋形、布局、铺色、绘光等方面下了一番大功夫。这也是能得到公认并让官方认可有原因之所在。
当然,生活中的吴建峰不苟言笑,而治学严谨,也体现在他的花鸟画创作中,每幅作品他都力求做到意境、线条、墨色、构图、以及光与色彩的极致呈现。只要一作画,他便会沉浸其中,感性至极。感受写意画中的诗与灵动,且画面多姿多彩,清新自然。
朋友!身处江南水乡美景,当你夜半起读,听着音乐,面对吴建峰的花鸟画。欣赏之余,你摇曳多姿的心灵是否也找到了寄托?
吴建峰: 中国艺术家专项基金福建书画院顾问,中国少儿美术教育委员会理事,香港《收藏家》特聘画师。他1971年出生,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现执教于福州外国语学校。擅长中国画写意花卉、山水,尤工牡丹。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作品《富贵长春》获全国牡丹征稿大赛银奖;作品《春江花月夜》获文化部主办“中法世界友好画展”铜奖,大量作品发表于各类专业杂志,并有多幅作品被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所收藏。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节目曾两次专题报道。
罗唐生,祖籍浙江庆元,出生于福建将乐文曲村,笔名唐僧、罗初、罗云,作家、丛林七子之一、丛林诗倡导与积极推行者,中国艺术家专项基金福建联络处主任,中艺基金福建书画院顾问。2000年5月开始写作,在《星星》诗刊、《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福建文学》、《绿风诗刊》、《山西文学》、《福建日报》、《海峡》双月刊、《美国新大陆》、《美国常青藤》、《中西诗歌》等三十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300多篇(首)四十几万字,从2002年起连续多年入选《星星》诗刊青年诗人十二家栏目,曾入选《星星》诗刊文本内外及下半月刊主页诗人栏目及甲申风暴·21世纪诗歌大展》;<<2004中国诗歌年选》《中国诗歌2013年度诗选》《星星诗刊四十五年、五十年选》《福建文艺、文学六十年》《世界现当代经典诗选》亚洲版等100多种选本;词条收入福建省文艺家和世界汉诗年鉴2005-2006年。著有诗集《乡村:1968—1978》、《在江南》、《露天吧文丛》《丛林七子诗集》《罗唐生长诗》;长篇小说《小精灵》《穿越》,中篇系列小说《审计报告》及短篇小说《车祸》;长篇纪实文学《琥珀之恋》等十一部作品。2002年11月接触网络,曾为《一刀文学网》《第三条道路》《万松蒲书院论坛》《伊人文学网》等多家诗歌论坛版主,民刊《伊人文学》、《中国当代诗歌》副主编《美国常青藤》编委,现为《国家诗歌地理》特约编辑、《文化中国》网刊编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