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书法名家陈奋武题写的“诗人村”和八闽之子书法家曾光明题写的“福”将在一都“鹤山溪洲”诗人村

标签:
军事 |
分类: 其他 |
http://s2/mw690/001p8tYCgy6K4Vh3dAdd1&690
http://s10/mw690/001p8tYCgy6K4Vhs8GJ89&690
http://s10/mw690/001p8tYCgy6K6djJKeRf9&690
(左四)罗唐生与(左五)陈奋武左六黄文山在诗人村
http://s15/mw690/001p8tYCgy6K58XLROm7e&690
省文联艺术家在诗人村
http://s11/mw690/001p8tYCgy6K6dipxmW4a&690
陈奋武、宋展生与罗唐生在诗人村
http://s6/mw690/001p8tYCgy6K58WME0B25&690
http://s3/mw690/001p8tYCgy6JN3Rxe6K82&690
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学书循唐楷,溯秦汉,于六朝碑碣领悟尤深。擅多种书体,所作运笔瘦劲洒脱,于飘逸中见持重,变化中求统一。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被收入《中国古今书法选》、《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集》等。为国内外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处收藏或被碑刻。曾为《中国印象》、《福建画报》、《中国大西北入《上海》、《南京》、《西藏》、《庐山》等书刊、画册题签。亦擅篆刻。
曾光明: 曾光明,原名曾光敏,笔名曾戈,号:侯官山人,汉族,福建闽侯县人,1950年生于屏南。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特约终身书法家;福建省雪峰书画院理事;福建省楹联学会理事;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福建省逸仙艺苑书法篆刻研究会理事;北京华厦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为为福州军区后勤部助理员。现供职于福建省公安厅,一级警督。
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幷喜好吟诗撰对。当以自身学养为根基,博采众长,勤奋刻苦,长于研修,师古不泥,虚心好学,大胆创新。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和艺术精华,创作出大量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幷经过反复锤炼,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书法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凝重拙朴自然率真的书风。远观其作品,遒劲、朴实、厚重、洒脱;近观则有儒雅自然、飘逸灵动的视觉魅力。使不懂书法者也感觉到其中的如虹气势和古朴之韵。颇受大众乃至国际友人的喜爱和青睐,幷为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美国、英国等友好人士收藏,具备较高的艺术品位,已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文化艺术研究和交流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原福州军区书画展;福建省、福州市及全国性、国际性的书画艺术作品展中多次获特别金奖、金奖等。其行书作品在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作品展上获国际艺术银奖;其楹联书法作品常见于报端及国内、外寺庙。常参与省、市楹联、书协组织的楹联编撰和楹联书法活动,受到书法、楹联界及社会人士的赞誉和肯定。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授予“华夏英才”称号幷荣获“金爵奖”;被世界华人艺术大会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中华艺术学会、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在全国性大赛中被授予“当代杰出书法艺术家”、“2007中国百杰著名书法家”、“新时代艺术开拓者”、“二十一世纪中国书画百杰”等荣誉称号。
传略及作品已入编《福建省文艺家辞典》、《中国书画家年鉴》、《中华书法大师》、《中华翰墨艺术宝库》、《中华书画艺术人才宝库》、《当代书画收藏精品荐览》、《艺术中国》、《中华名人大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世纪精英版)》、《神州骄子》、《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新作博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选萃》等大型艺术画册典藏和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世界名人录》。
附一都诗人村:一都丛林
对于一都丛林,我是带着既有与生俱来的野性冲动,同样又带着责任和担当,进入这片具有丛林特征的丛林的。
且不说群山叠嶂,山花浪漫,光那绿意频频扑入我的心灵荒野,就足以让我迷醉。呵!一都丛林,我一次次领着友人和艺术家亲近鹤山溪洲这块领地,为你书写,为你增添幸福和欢乐,同时也为你我的心路历程画上光和彩。我受你的感召,从心灵荒凉的城市而来,带着感恩的心,深入感触到了你的博大和精深,以此很好地遵循你的优胜劣汰法则。心中油然而生无限的憧憬和快乐。
你瞧瞧!五百多种植被、三十多种草药遍布在180多亩丛林里,溪水清澈澄明,鱼儿自由欢畅,白鹭时尔溪边耸立时尔翩翩高飞,那些随处放养的鸡鸭鹅群,它们与丛林相依相伴,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都从未要人类喂养。它们就这样在丛林里自由生长、自生自灭,其中的艰辛与快乐,你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得到。对于不惑之年的我来说,能亲力亲为,何偿不是感受到了自由和天堂的乐趣。
我从书本上了解的丛林具有排它性,但我眼前的丛林,它的包容性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一都丛林里生存的动物的责任和担当,常常令我动容。当五月的枇杷遍布溪洲时,我恣意妄为地在丛林畅游。有多少次,我无意间发现母鸡爬到枇杷树上踩弯树枝,让饥饿的小鸡得以吃到果实,而努力高攀着。它们用自已的智慧和奋斗精神,才让自已的生命得到了繁衍。我心之所向,陶醉不己,画家的画笔己经将它们定格为永恒的美丽。
鹤山溪洲的夏季,总是浓妆盛开,群山簇拥着的溪洲在深绿色下总有累累百香果令你垂涎三尺,从高耸入云的凤冠山到巍巍的鹤山,它们总是那么从容、坦荡地迎接酷热和狂风暴雨的来临。热浪袭来时总有峡谷清凉的风伴随着我们前行,暴风骤雨侵袭时总有一条向西的小溪快速排去我们心中的恐惧。
溪洲丛林总是这样与我们有着说不尽的缘分。我深知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使丛林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它只能徘徊在人类最初的边缘地带与城市对立或相背而行。可人类对自身对丛林的破坏也从来没有在乎过,甚至采取蔑视的眼光看待丛林的原始与落后。不识事务者,便落荒而逃。当然让先驱者震惊,更让真诗人和真艺木家愤怒。
时光走到秋天,溪洲丛林的果实正向我们招手,从“诗经码头”到“塞纳河畔”再到我命名的“嘉泉成湖",
当城市的人们正在惊讶,暖冬会不会给来年带来不祥之兆时,一都丛林让我感到了真真切切的寒意。在十二月的丛林里,我抬头仰望冬日的风景。远处的风冠山一带茫茫一片,朦胧的云雾缭绕着,看不清它们的轮廓,像深邃的高人藏在智慧的深山老林。近处的鹤山,湿润着,依然郁郁葱葱的枇杷树以及辨不清的树木毅然决然地承受着风雨的侵袭。一丝细雨从我身上掠过,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但却无法憾动树木的坚忍意识。丛林一隅的冷寂、衰草在风雨中的颤动,无不蕴含着来年的勃勃生机。我由于无法用更精确的语言来形容,究竟是何种情趣,但能明白鹤山溪洲冬季里的每一个画面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很美丽的情节,如童话般,诗意浓浓,在我眼里变得美妙无比,让我心中充满浓厚的兴趣。
我由衷赞叹一都丛林之父魏秋河先生。在丛林的每日每夜里,我都与他在一起欣赏书画家的杰作,听他在明月高悬下的夜晚吹拉弹琴,他无限快乐地从城市重返一都丛林,栖居到鹤山溪洲的茅屋里,像诗人哲学家一样年复一年地过着梭罗一样的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捕鱼、采菊、弹琴、饮酒、种茶。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为了一都鹤山溪洲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丛林,己结为之奋斗了四十余载。
入夜,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心想,一都丛林一年四季,年复一年地轮回着,我们的故事也一样能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我坚信,并为之踏着坚实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