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情境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评介

(2021-01-24 17:57:13)
标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

情境教育

南通大学

书评

分类: 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

让情境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

——《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评介

庞维国

 

 :《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这部长达50万字的著作,提出了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建构论,分别介绍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系,以及情境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问题,并创造性地提炼出情境驱动模式。不仅指明了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对于当今世界的创造力培养理论也是重要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育 儿童创造力 情境驱动

 

创新离不开人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创新能力不够强”的现实,加强对创新教育,积极探讨各种有效的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策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显得尤其紧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灿明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十分欣喜的事。

让情境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评介

近年来,王灿明教授一直致力于“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与研究”,是深受李吉林先生的影响。作为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先生强调运用优化的情境,开发情境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激发儿童快乐高效的情境学习。这种思想不仅与当今教育和心理学界强调的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相一致,也是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指针。作为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王灿明教授秉承“守正出新,继往开来”的学术信条,他一方面充分汲取李吉林先生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谋求对情境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当他注意到李先生强调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让儿童在美的、宽松的、快乐的情境中”,通过发展想象力来培养创造力”时,就把情境教育与自己的儿童创造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研究领域的创造性组合,不仅得到了李吉林先生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了她的具体指导,从研究选题的策划,到书稿提纲的拟定,再到文本的修改,李吉林先生都给予了悉心指导。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是李吉林先生学术思想和教育智慧的延伸。通读《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这部长达50万字的著作,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王灿明教授是如何沿着李吉林先生的学术思想大踏步前进的。

首先看一下理论创新。在该书的第一部分(第1-3章),王灿明教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合理地借鉴情境教育、具身认知理论和创新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建构论。该理论由三个分理论构成:一是“情境意涵论”,认为情境是一个由主体、空间、时间以及互动构成的复合体,主张人为优化的情境是富有教育内涵的生活空间和多向折射的心理场,也是走进真实世界的开放系统和理寓其中的靶向情境。二是“情境结构论”,提出基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结构,认为只有将情境的真实性、虚拟性和艺术性融会贯通,才能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三是“建构原则论”,提出情境建构必须遵循忠实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和审美性原则,强调情境建构应着力呈现教材的规定情境、利用儿童的真实经验和提升情境的审美境界。这些理论观点不仅指明了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对于当今世界的创造力培养理论也是重要的发展。

再看一下实践创新。该书的第二部分(第4-9章)分别介绍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系,以及情境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问题。在这其中,尽管有理论建构,有机制分析,但是其重心在于学科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亦即为学科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比如书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放手让儿童想象,在编童话故事、写科幻故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作式”作业来鼓励学生的创造行为;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激励思维碰撞,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复述;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将科学活动纳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展创造力。这些宝贵的创造性教育实践,都可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通过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实验,王灿明教授创造性地提炼出“情境驱动模式”,同样充满了真知灼见。该模式以“情境驱动创造,创造点亮童年”为核心理念,以解放性原则、融合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共情性原则为基本原则,以“带入情境,在需要中诱发创造动机”、“凭借情境,在探究中激发创造性思维”、“融会情境,在体验中塑造创造性人格”以及“拓展情境,在活动中训练创造性行为”为主要流程,以“玩中学”“做中学”“美中学”“疑中学”与“乐中学”为操作策略,在情境中滋养、激活和生发儿童的创造性活动,让情境教育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基。这一模式不仅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一种与创造性教育的“心理驱动模式”“学科驱动模式”和“实践驱动模式”相提并论的新模式,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情境驱动的教育不仅促进了实验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实验班教师创造力的发展。可以说,“情境驱动模式”的创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而且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儿童创造性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离不开情境,任何情境,对于任何儿童来说,都隐含着创造性发展的契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情境是无限的,也是多变的。因而,利用情境教育来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项开放性的课题,永远存在着令人着迷的研究处女地。我深知,《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不过是王灿明教授及其团队的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他们正以此为起点开始新的深化研究。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王灿明教授及其团队一定会在情境教育和儿童创造性发展领域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立德树人心理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文章出处:《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年第5期第118119

让情境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评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