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王灿明教授研究团队荣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标签:
南通大学教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情境教育儿童创造教育 |
分类: 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 |
荣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2020年12月24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副会长、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王灿明教授研究团队的专著《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荣获特等奖。它标志着我国情境教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实现了南通大学在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获奖等级上的历史性突破。
该书系王灿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与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曾得到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的精心指导,对深入推进新时代情境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为期五年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对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拓展了情境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一是通过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和重新界定,形成了情境教育的概念谱系,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概念模糊、使用混乱问题;二是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最新进展,概括了儿童创造力培养模式和基本经验;三是通过学科研究,系统构建道德情境教育、数学情境教育、英语情境教育和科学情境教育的目标结构、情境优化、主要原则和操作要义,推进情境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着手解决这些学科基础理论薄弱问题;四是深入探究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性特征,重点阐释其运行机制和主要路径,形成了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理论框架;五是通过扎根研究,揭示情境教育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促进过程,形成情境教育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模型,为创造型教师培养提供了有益启示;六是通过8所城乡小学的实验研究,形成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实验的总报告和8份分报告,并从中创生出儿童创造教育的“情境驱动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创造教育模式。值得关注的是,本课题采用“交叉型混合方法设计”,先进行课题的定性研究(理论研究、扎根研究),再进行课题的定量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在定量研究阶段又以定性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相配合,从而实现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互补与融合,这就为今后开展情境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书的出版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好评,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程晓樵教授在《江苏教育报》(2020年5月8日)发表书评,认为“这是一部推进情境教育创新的成功之作”;记者贺潇在《人民政协报》(2020年5月6日)发表书评,认为它“为积极推进我国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尹建军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5月15日)发表书评,认为该书是“兼具时代精神和本土特色的原创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