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召开纪念李吉林老师逝世一周年暨“走向未来的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

标签:
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教育李吉林情境教育 |
分类: 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 |
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召开
纪念李吉林老师逝世一周年暨“走向未来的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
8月5日—8月6日,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召开纪念李吉林老师逝世一周年暨“走向未来的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有关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和全国情境教育实验区、情境教育实验学校的代表以及南通大学情境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共同缅怀李吉林老师的教育人生,开展情境教育的前沿探索,传承和发展情境教育思想。
“情境教育的前沿探索”研讨单元为跨界对话,15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线教师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南通大学王灿明教授深情回忆了李吉林老师生前亲自策划和具体指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与研究”、成功构建儿童创造教育的情境驱动模式的过程,这一模式已在全国情境教育实验区得到推广并辐射到27个省市。南通大学徐伯华副教授通过20年来小学情境数学教学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南通影响力相当突出,但已呈现出逐步减弱的态势。情境德育、情境识字教学、乡村情境教育、学前情境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关注。线上线下频繁互动,研讨氛围十分浓烈。
“情境教育的未来走向”研讨单元为圆桌会议,围绕着“后李吉林时代”的情境教育发展,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专、兼职研究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益民提出,应从微观层面不断深化情境教育研究,对李吉林老师的经典课例进行再解读,将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理念进行融合,使情境教育迈向新时代;“江苏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王笑梅强调,人工智能时代越来越彰显儿童的情感需求,应关注情境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南通大学严奕峰副教授认为,情境教育研究应基于存在本体论,回归中国古典哲学,深入挖掘“情境”内涵,夯实情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如东县教育局教科室原主任陈震强调,应认真汲取李老师情境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以教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以情境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推进情境教育实践探索;河海大学沈汪兵教授提出,情境教育要走出国门,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对情境教育发展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坚定信心,不断推进跨学科、多元化和创新性发展。
去年六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重视情境教学”。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文件精神,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起成立情境教育研究院,并请长期从事情境教育研究的王灿明教授担任院长。研讨会期间,情境教育研究院为14名专职研究员、16名兼职研究员举行了聘任仪式。受聘专家纷纷表示,将秉承“守正出新,继往开来”的学术愿景,通过5—10年的不懈努力,将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建成全国领先的情境教育理论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