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教育研究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叶倩)
(2016-06-30 18:54:59)
标签:
南通大学教科院教育研究方法综合实践活动 |
分类: 教育观察与评论 |
教育研究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研究反思
叶倩(南通大学教科院小语131)
在刚开学,我们就和专业相关的课题想了100个,在商量讨论,查找历年来大家做研究的情况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各版本语文教科书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在讲解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方向,深入了解历年的研究后,发现这个课题要做深入研究可能比较麻烦,而且课题对于教科书的研究内容的定位不是很准确,所以我们一起讨论换一个研究课题。本学期我们有一门课程,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且新课标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很高,鉴于代表了新的课程形态,而且课程形式多样,有利于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与生活,我们最终确定了研究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对小学生素质提高的研究——以南通四所小学为基础”。
研究开始阶段,我们向任课老师咨询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专业知识,翻看了教科书本,大体了解了一些基础知识。再通过上知网搜索一些期刊,博士,硕士论文,以及网上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授课的视频,案例等等,再和导师探讨有关查阅资料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感想,导师给出更深刻的建议。在确定了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等之后,我们完成了开题报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对小学生素质提高的研究——以南通四所小学为基础”开题报告》。展示之后,借鉴老师给出的意见,我们又去找了导师,进一步讨论之下,我们确定了研究的四所具体学校,研究的对象,最终完善了开题报告。
下面就是实地时间阶段了,我们找到任课老师了解到四所小学的校长的信息,着手联系校长商量访谈的时间。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分小组前往四所小学,可是结果似乎不太尽人意。小学1的课设情况还不错,我们了解到学校有不少的资料,还专门做了关于“环保”专题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还参观了两次学校开设的活动,还成功的采访到了学生和老师,并拍了大量的活动照片。小学2的校长说他们学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只是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所以一定程度上这门课程是虚设,这让我们觉得研究似乎有点难度。但是我们有参观过他们开设的活动,活动形式很好,只是没有方案,觉得可惜。其他两所小学的调查也遇到了问题,小学3不太同意做这个访谈,小学4因为没有校长的具体电话,被拒之门外。实践的时间不短,但是结果却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得干扰,所以访谈这一阶段做的有些艰辛。之后我们经过小组讨论,询问老师,发现只有两个学校,对于最后调查报告的总结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无法判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会因为综合实践课程而提高,我们课题组转变了研究的主题,改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以南通两所学校为基础”,自此基础上,修改了之前完善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