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法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苏铧烨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家长亲友,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法研12级的苏铧烨,非常荣幸能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在准备这次发言的时候,恰好“上清华,变白富美”的狂欢活动正在微博上红火,受这个活动的启发,我非常恶趣味地私下偷偷检索了身边许多同学曾经的照片,再跟现实中的面孔相比,不得不感叹我们的姑娘们一个个都出落得亭亭玉立,也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男生们居然已经开始有了身材走样的趋势。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气质的脱胎换骨,清华的岁月令我们的眉宇之间褪去了曾经的稚气与怯意,给我们增添了一份从容与自信。
在这段岁月里,我们各自经历了什么?除了我们的容貌,我们还改变了什么?
我们学习法律或四年,或六年,或更长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著作、学习了不少理论,熟读了许多法条,也曾在纸面的案例分析上抒发我们对法律的理解,或是在社会实践中用双眼去观察法治的冷暖,我们和这个欣欣向荣的法学院一起在日复一日地快速成长着。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也并不是总在学习,我们还看剧、喝酒、吹牛、打游戏,然后一个转身就是开题、实习、求职、答辩、租房子,在相机快门声中,我们一下子拍过了毕业合影,然后就走进了毕业典礼的现场。回过神来才发现,我们又走到了一个告别的时刻,我们已经告别了春天的玉兰花和秋天的银杏叶,又将告别老师、室友、考试、作业,特别是要告别一个学生时代的自己,这次踏出校门后,我们就将成为单位领导口中的小王、小陈,社会陌生人眼中的先生或女士,我们再不能只是在纸面上描绘浪漫的正义,再不能任性地随便撂下责任的担子。是的,在今天,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告别了。在告别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感谢我们的可敬可爱的各位老师、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伙伴们!
站在毕业的当口望向校门外,我们发现当年我们初学法律之时让我们困惑的问题,如今似乎仍然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三聚氰胺的风波早已经远去,食品安全的阴影却一直笼罩;发生在贵州瓮安的那种激烈群体冲突,后来又不同程度地在广东乌坎等许多地方上演;发生在遥远民族地区的暴力事件,这些年又时不时地揪起我们的心,彭宇、唐慧、吴英、药家鑫,这些名字一次又一次地将我们的法治推向风口浪尖……权力与权利,法与非法、法治与人治,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着我们,让我们在迷雾中苦苦思索,又让我们在黑暗中苦苦追求。我们分享着这个隆隆崛起的国家带给我们的荣光,但环顾我们的生活时又不得不通过戏谑的高富帅与矮矬穷的标签来互相区分,我们看到作为整体的民族走向复兴的脚步越来越坚定,但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却依然陷入在种种无形的牢笼里,“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1],不公平、不正义深深地撕裂开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去重复那句已经被重复得烂俗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
在这个时代里,伟大的变革正在酝酿,科技即将革新,社会正在再造,人文将要复兴,这一切令人激动的变革,我们都将亲历其中。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毕业了,将近一百年前,1917年,从美国毕业归来的胡适在上海码头对迎接他的朋友说:“如今我们归来,一切都将不同。”多么意气风发。而今当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经学不会了前辈的豪迈,我们早就发现这个社会远不完美、甚至有些狰狞,那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真正要踏入社会的时候,又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们都已经渐渐接受,当脱去了书生意气的外衣、卸下了清华大学的光环,我们归根到底都只是渺小的普通人,我们都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一点点事情,甚至为了做成这一点点事情,我们还得承受许多的辛劳与委屈——但就是这一点点事情,是我们所必须担当的、是我们不能拒绝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清华人的天命所在。
我断言,这就是清华的岁月赐予我们的最大的财富——清华教会我们的最大命题是:如何做一个批判的建设者。廖莹老师曾经对我们说,清华是一个可以谈理想的地方,法学院尤其如此。这句话在今天想起来,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与骄傲: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当阶层流动越来越难、当利益分配越来越固化、当权力和金钱可以抹杀天份与汗水、当人与人之间的评价标准越来越浮躁,清华都让我们可以依旧心存美好,让我们有勇气直面时弊、更让我们有勇气坚持理想,也让我们明白,在任何困难面前就是努力去做!不要做百无一用阴阳怪气的迂腐批评者,也不要做鸵鸟般地自欺欺人畏缩不前的平庸工匠,而是学会做一个批判的建设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坚守那些必须坚守的,思考那些仍需要进一步改变的,从而终有一天,去成为支撑这个社会的沉默的中流砥柱。就像在一篇怀念何美欢老师的文章中说的那样,“我们的生命并不是被琐碎乏味一天天蛀蚀掉的袍子,上天用无聊抽走我们的力量,是为了让我们在一无所有中认清方向,在沉潜至底的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四面楚歌的悲观绝望中皈依信仰,并且发现信念反转就会让人生焕然一新!”[2]
同学们,新的征程就在眼前,我们即将奔向各行各业,开始我们新的人生。让我们相约二十年后的再相会,到那时,让我们在一起自豪地举起杯,我们将会发现,那些老友还会再相聚,那个牵挂的姑娘会最终来到身旁,那个可以改变一生的机会隐藏在每一天的奋斗中,那个无数人梦到过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谢谢大家!
注:【1】韩寒译,电影《怦然心动》台词。
【2】程曦,《一次未完成的采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1027d0100kzra.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