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少年
李朝阳(南通大学教科院)
1.问题的提出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稳定协调。稳定协调和良好的情绪表示儿童、少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相反,经常性的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或冷漠无情等,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小学生的情绪自控力比较差,不少小学生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如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或者一会哭一会笑,俗话说:小孩的脸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的确,由于小学生的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情绪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引导小学生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逐渐增强小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体会什么是消极情绪,有了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懂得保持愉悦的情绪,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少年。因此,我在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进行了这次体验性活动。
2.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活动名称:乌鸦与乌龟
①活动目标:
放松、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帮助参与者更容易融入到新的环境,愿意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
②活动流程:
a.以同桌两位同学为单位,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猜拳;
b.教师传达指令,赢的为“乌鸦”,输的为“乌龟”;
c.教师分别给出不同的口令,(乌鸦——拍手一次/或乌龟——拍手一次);
d.同桌伸出双手,四只手拣个交叉,听口令“乌龟”或“乌鸦”拍手,若没有听到要求拍手的口令者,必须迅速将双手离开,以免被击中;
e.看双方谁的反应快,谁会被拍到;
f.增加难度,被拍到者接受惩罚,可由胜利者刮鼻子;
g.注意要等教师发出口令后才可以击掌,否则算违规。
③效果评估
这是一个简单易行且很能活跃现场气氛的暖身游戏,班上的学生们玩的很起劲,现场惊叫声、笑声一阵接一阵,全班学生都感觉很刺激,同桌双方都有输有赢,都能坦然接受惩罚,在游戏中营造了轻松、愉悦的现场活动气氛。
(2)具体体验
①听故事,说情绪
a.例子:假若你双手拿着上课要交的纸模型经过公园时,看到椅子旁有50元,便将模型放在椅子上去捡钱。未料,一人走过来坐在放模型的椅子上,把模型坐坏了,此时,你的情绪如何?把它写下来,这时你是怎么想的,也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b.后来,你发现这人是个瞎子,他看不见你的模型,此时你的情绪如何?你的想法又是如何,亦把它写下来。
c.请一些学生念出自己先后的两个情绪反应,并记录下来。
d.请其他同学补充不同的情绪反应。
e.脑力激荡:为何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觉、情绪不同?当故事有新发展时,为何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也不同?并将答案记录下来。
f.请刚才说出自己情绪的同学,说明他当时的想法。并请有相同的情绪,但想法不同的同学补充其想法。
g.以学生的反应内容为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从中感悟出:同一事件,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各不相同,乃因其想法不同;不同的想法引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就同一个人而言,新想法的产生,使得我们对此事件重新解释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件,只要其想法改变,其情绪反应亦会跟着改变。”
② 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愉快的情绪让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学习、工作的效率特别高;那么消极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让班上擅长表演的学生之前排练好这个简短的小品,特别注意表演中的面部表情的表演。
内容:学生小方、小勇各自在看发下的数学试卷。小方自言自语:“唉,这下完了,才76分,我怎么都考不上90分,爸爸妈妈一定对我很失望。……这道题对了两步,老师都不给分,老师不喜欢我。”然后趴在桌上闷闷不乐。下课了,小勇过来说,“小方,走,打球去。”小方不理。小勇上前想看小方的试卷,小方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看,没你考得好,开心了吧?”小勇委屈地愣在那儿。
旁白:第二天,小方的试卷没让家长签名就交了,路上见到数学老师就躲开,数学课上无精打采,作业也越来越不认真,还常不交。
(3)反思观察
在看完两位学生的精彩表演后,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小品中的小方表现出什么情绪?
②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认识小品中人物表现的情绪是消极情绪,并把消极情绪比喻为落入了深渊。这种消极的情绪往往导致不良行为和后果的产生。
学生数学测验成绩不理想难过、伤心悲观、自责讨厌、不安紧张、害怕不敢告诉父母上课、没精神、躲避老师、不理同学等。
③刚才的小品使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观点,教师进行归纳:消极情绪会使一个人产生不良行为,结果不仅使学习退步,还影响了同学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可见不良情绪的危害性多大,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摆脱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走出阴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抽象概括
小组讨论:
①当你落入不良情绪的深渊时,是用什么办法来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
②同学提出你在学习、交往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不良情绪,请其他同学帮助。
③教师引导全班讨论,把发言归纳起来。
调节情绪常有的方法:
自我控制:压制怒火,延迟发作。
转移回避: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合理发泄:在房间里大叫或找人倾诉,写日记。
自我安慰:自己暗示自己没事儿的。
激励进取:努力发奋,争取成功。
调整目标: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目标降低些。
改变认识: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时,试从另一方面去想。
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找一找这些方法中,那种比较适合你?
(5)行为运用
尝试用以上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①让各组把没克服的烦恼提出来,全班同学为他们出谋献策。
讨论:遇到下面问题,怎么办?
a.父母感情不好,吵架,心里很烦燥。
b.被老师误解并批评了一顿,心里很难受。
c.在接力赛跑中因为自己接棒不好而使本班丢掉了第一名,心里很懊恼、悔恨。
②总结。
问:参加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总结: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有决心,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一定能战胜不良情绪,同时我们别忘了在别人遇到挫折,心情沮丧时,向他伸出友爱之手。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教师总结: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天空虽有乌云,但在乌云的上面,永远有太阳在照耀。”让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愉快地生活着。
3.成效评估
对小学生进行情绪的调节时,不必讲太多抽象的道理,而应着重让他们在情绪活动中自己领悟。这是一节以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我主要围绕着
“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检验”这一学习模式来实施辅导,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让学生生活中,喜、怒、哀、乐,逐渐增强小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体会什么是消极情绪,有了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创设的一种宽松、自由、愉悦的情景中重新进行组合,
懂得保持愉悦的情绪,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少年。
首先让学生听故事,通过具体的听故事来体验到自己的每个情绪反应和事情发生变化时情绪也在随之变化,并且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情绪变化,通过对比他们会自己发现同一件事会由不同的情绪产生。同一事件,每个人的情绪反应也是各不相同,因其想法不同,不同的想法引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就同一个人而言,新想法的产生,使得我们对此事件重新解释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件,只要其想法改变,其情绪反应亦会跟着改变。”
不需要教师分析讲解,学生自己能深刻体会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接着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通过自身体验和观看来判断小品中的小方表现出的是什么情绪并让学生结合小品本身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种情绪可能会给小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在具体的观察反思后进行抽象的概括,抽象认识烦恼,分析烦恼和消除烦恼,了解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懂得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方法。并进行行为运用,将所学的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生活中,调节生活中的消极情绪。本堂课学生基本能运用这些方法,但对具体方法的发现和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的烦恼,并寻找排除烦恼的方法。此活动针对小学生认识情绪的水平还比较低,不善于识别自己或别人的情绪这一特点,通过具体故事对学生进行喜、怒、哀、乐这些基本情绪的识别,并引导他们去发现愉悦的东西,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寻找身边的快乐,保持良好的情绪。人有喜悦也有烦恼,正确地对待烦恼是每个人都应有的良好心理品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