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田创造十二技法”(王灿明)

(2007-12-17 00:06:18)
标签:

和田路小学

创造教育

十二技法

分类: 儿童创造教育世界
 “和田创造十二技法”

   

     我曾两次到过上海市和田路小学考察,也曾组织课题组的成员集体前去参观学习。每来一次,都会增加一种新的感受。这是闸北区的一所普通小学,一度曾经是该区最小、最穷、最差的学校,然而,她却凭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追求教育的个性,构建创造的乐园”为宗旨,培养学生“立大志,学创造,求明智,做实事”,用自己创造的奇迹成功地向传统教育发起了挑战,成为了中国创造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发明协会的实验基地,获得了全国学陶先进集体与全国创造成果奖,学校被确定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

    该校从1980年起进行创造教育的研究,并坚持不懈二十多年,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99年11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到校视察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观看《创造教育二十年》成果展,给予高度评价。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也曾到该校调研,并亲笔题词“点燃创新之火”。

    为了使同学们更易理解和掌握创造技法,和田路小学将检核表法加以改造、提炼和通俗化,逐渐形成了“和田创造十二技法”,在推动小朋友进行创造发明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它“简单”、“易记”、“实用”,现在已经闻名全国。“和田技法”包括十二个“一”:

   (1)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改一改:改缺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6)缩一缩:压缩、缩小、微型化。

   (7)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代一代: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同学们如果能按这十二个“一”的顺序进行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启发,诱发他们的创造性设想。所以,“和田技法”是一种打开人们创造思路、从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路提示法”,曾在3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受到高度评价。
 
                      摘自拙著《儿童创造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