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永平《演讲艺术系列讲座》分享之九

标签:
教育颜永平演讲演讲艺术讲座 |
分类: 颜永平演讲文章 |
颜永平《演讲艺术系列讲座》分享之九
仪表是指人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内在美的体现。具体来说,仪表是一个人的容貌、表情、神态、姿式,举止以及服饰、发型等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美好的仪表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能向世人展示主人的形象和风度,而且还可以增强个人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力。
风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气度,是通过人的言谈举止、仪表体态、装束打扮等给他人留下的综合印象。因而它不是单指一招一势,也不是一颦一笑,而是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外在表现的综合反映。
良好的仪表和风度,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牢牢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者不仅应该是真理的宣传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该美的体现者。在演讲现场,演讲者事实上是听众的审美对象,听众不仅通过演讲者生动活泼、含义深刻的演讲获得美感享受,而且也是通过对演讲者的仪表、风度的欣赏,受到美的熏陶。
演讲者在开口演讲之前,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仪表风度。演讲者的仪表风度,是给听众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人们对其作出判断的依据。比如你见到一个人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就会认为此人做事细心,有条有理。进而会想,这个人一定有责任心,你就会在心里产生中意的感觉。相反的,倘若一个人给你的最初印象是衣冠不整,邋邋遢遢,吊儿郎当,满口脏话,你一定会作出这个人缺乏道德、缺乏责任心的结论。因此,每个演讲者从一上场起,就应该重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举止、谈吐、仪表、体态、服饰、打扮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与他人不同的印象。这就是一个人的独特风度。演讲者的风度美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其风度美的获得,一般有以下途径:
第一、要坚持在实践中刻苦磨练。演讲者的风度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经历和修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熏陶,经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奋斗追求,自己磨练而成的。
第二,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人们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美的风度时,主要看内在的气质,讲究“内秀外美”。演讲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充实内在气质,使外在美趋向于内在美。
第三,虚心接受他人的教育和指导,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许多的仪表礼仪咨询公司,他们的广告词是:“优雅的举止,优美的谈吐,堂堂的仪表,翩翩的风度是职务晋升的条件。”由此可见,培养优美的风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人的社交场合必备的良好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风度、仪表是人与人交际活动中的第一印象。倘若你朝气蓬勃,就会使人感受到你身上散发清新的时代气息;假如你落落大方,就会显现你是诚信而开朗;要是你喜欢故弄玄虚,别人就会觉得你轻浮而不可信,纵然你口吐莲花,舌绽春蕾,人们也不会对你产生钦佩之感。只有塑造美的形象,用仪表这种无声语言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显现自己的风度和气质。
风度是不能装的,装也是装不出来的,这是需要很深的“内功”,而“内功”是需要长期的“修炼”的;风度也不是虚幻的、不可琢磨的,它总是从具体的言谈、举止、仪表中表现出来。演讲者的风度,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作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只要坚持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美的风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演讲口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人生的必修课。我们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演讲,学习演讲,运用演讲,提升演讲。演讲口才的技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无师自通的。和其他任何才能一样,演讲口才的获得来之于自己勤奋的学习、刻苦的练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舌辩滔滔的演讲家,一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雄辩家,一切口齿伶俐、善于应酬的交际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努力和苦练的基础上,靠自信、勇气、拼博、锻炼造就而成的。衷心的祝愿大家都能学好演讲,练好口才,掌握沟通,成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祖国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