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永平《演讲艺术系列讲座》分享之五

标签:
教育颜永平演讲演讲艺术讲座 |
分类: 颜永平演讲文章 |
颜永平《演讲艺术系列讲座》分享之五
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具备的一种非口头语言。它是演讲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姿态:走姿、坐姿、站姿,手势动作:手指、手掌、手臂、拳头,面部表情、眼神、微笑,服装、发型、服饰打扮和仪表风度、等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树立形象的一种无声语言,她是一种非口头、非声音、非文字的语言,是演讲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性因素。
现代科学表明,态势语言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一样,可以表达感情、可以交流信息、可以被人理解、可以自成体系。我们平日形容某些人说话“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指手划脚”、“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等,这些词都充分体现了态势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语曰:言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说的就是态势语言的的重要性。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说过:“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及7%的语气词。”这说明了态势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视觉印象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其他器官。初学演讲者很难取得演讲的最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之一,并不是有声语言的差距,而非言语技巧表达的生硬或者根本不用。
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西尼认为:“演讲的秘诀在于姿态。”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演讲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因此,古今中外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运用,并把它当作辅助工具,来增强演讲效果。
演讲的态势语言可以分为四种:姿态语,手势语,表情语,服饰语。态势语就是演讲者在上台前、上台时、上台后的体态、走姿、站姿与气势等综合的体现。
这里有很多细节我们必须要了解、知道、做到和遵循:
上台前:A、要看好地形、路线、了解观众的情况。B、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资料、道具、发型等。C、请各工作人员调整好音响、话筒高度。
上台时:A、要从容不迫、落落大方、潇洒自信。B、不能松松垮垮,随随便便,弓背弯腰。C、不能娇柔做作,扭捏作态,怪模怪样。D、不能缺乏谨慎,匆匆忙忙,大步流星。E、不能过于迟缓,拖拖拉拉,委靡不振。
上台后:不要急忙开口,而应站立着,用亲切的目光注视或扫视会场几秒钟,使听众的大脑做好接收信息的准备,得到无声的感染。停顿、停顿、再停顿,做到 “一停三得”。1、停顿一下,深呼吸——得到平静的心情,一得也;2、停顿一下,面带微笑——得到听众的好感,二得也;3、停顿一下,镇场——得到良好的会场秩序,三得也。
演讲必须站着,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古今中外成功的演说家几乎都是站着演讲的,就是在联合国的讲台上,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要员,都一律站着讲,而且还限制时间。其原因就在于:第一、表示对听众的尊重;第二、避免长篇大论,或埋头念稿子的毛病;第三、显示演讲者的精神风貌;第四、增强和听众的交流,调节会场的气氛;第五、演讲者站立,可以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只有站立,才能使手势、体态自由地发挥和展示。
鲁迅先生说过:“演讲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演讲者一般都是站着讲,因为只有站着讲,态势动作才能自如,才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才能给人美的感觉。被称为当代“牧马人”的我国著名演讲教育艺术家曲啸老师,他经常都是一天讲三四场演讲报告,但每场演讲都是站着讲的。他曾多次对我说:“听众就是演讲者的镜子,而且是多棱镜,从各个角度来反映演讲者的形象。演讲者的体态、风貌、举止、表情都应给听众以协调平衡乃至美的感受。要想从语言、气质、体态、感情、意志、气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演讲者的特点,也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