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文化的魅力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建德市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的董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龙舞文化的魅力》
“龙”是中华名族的象征。龙舞文化是中华名族的精神。
我家乡的“断龙”,已有千年历史,属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魅力无穷!
“段龙,”是由一节龙头,七节龙身和一节龙尾组成,也称“九节龙”!舞龙队员可以舞出“龙翻跟斗“鲤鱼跳龙门”“五福呈祥”等观赏性很强的寓意。还可以表演出“倒挂金钩”“盘龙绕八字”等高难度的动作。最具有挑战性的要数“排字型”了。用“龙头”“龙身”“龙尾”排出“天下太平”“人丁千口”“一本万利”“开门大吉”等吉祥的字形,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真可谓:段龙,身断神不断。
15岁时,我有幸成了村舞龙队队员,负责表演段龙的尾巴。有一次,在排练“人丁千口”字的时候,要求龙尾要从几米开外的起点一路小跑,越过龙身,将龙尾扣在“丁”字的一勾上,就在我将要越过队友的头顶时,他突然身体略微站起,使我重重地摔在地上,手脚破皮,非常疼痛,我咬牙坚持。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舞龙队对高难度动作“排字”更是一丝不苟。巧妙地利用龙头、龙身、龙尾、龙珠,将吉祥文字反复排练,不仅考验队员们之间默契,更是考验队员们的意志。
有一次,舞龙队到隔壁村的李氏三兄弟的李氏祠堂里进行舞龙表演,他们早想见识一下“诸家村”舞龙队的厉害。祠堂内有天井,空间狭小,李氏的老大把四盏照明灯放低高度,要求我们在舞龙的时候,不能碰到照明灯,要一次性完成舞龙的全套动作。舞龙队员们好似接到紧急命令,个个打起精神,做好“备战”准备。“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响起来啦,唢呐吹起来啦。舞龙队员全程采用放矮桩,半蹲姿势进行表演。队员们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默契,终于圆满完成了断龙全套舞龙动作。虽然是初春时节,可队员们个个衣服被汗水浸湿。我们精彩的表演,不仅获得了李氏三兄弟的高度认可,围观村民们都纷纷赞赏。
段龙舞龙队的每一场演出,都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掌声、喝彩声、赞美声、祝贺声。我想,这掌声,喝彩声是对舞龙艺术的赞美,是对舞龙文化的赞美,更是对和平盛世,天下太平的赞美。
家乡的断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真善美慧的追求,更是展示着对优秀文化的传承。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段龙,我爱龙舞文化,我更爱悠悠中华。
我骄傲,我是龙的子孙,我自豪,我是龙的传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