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艺术系列讲座》第二讲:演讲的历史

(2022-10-05 01:33:38)
标签:

教育

颜永平演讲

演讲艺术系列讲座

分类: 颜永平演讲文章

《演讲艺术系列讲座》

第一讲:演讲的定义

第二讲:演讲的历史

第三讲:演讲的特点

第四讲:演讲的作用

第五讲:演讲的类型

第六讲:演讲稿的写作(上)

第七讲:演讲稿的写作(下)

第八讲:演讲的有声语言(上)

第九讲:演讲的有声语言(下)

第十讲:演讲的态势语言

第十一讲:演讲的手势

第十二讲:演讲的表情

第十三讲:演讲者的仪表风度

 

《演讲艺术系列讲座》

第二讲:演讲的历史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而演讲是语言艺术化的标志。

演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之所以从古至今,经久不息,方兴未艾,其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强烈而广泛的社会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们古代的中国,演讲早就广泛盛行,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而且形成了中国式的独特的演讲风格与理论体系。

有文字记载的我国的第一位演讲家,恐怕要推殷商时期的盘庚了。《尚书》中有关于盘庚迁都前后的三次演讲记录,那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策士说客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要么办学授徒,传播自己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要么游说诸侯,纵论天下之大事,阐述立国安邦之良策。当时,演讲风气盛况空前,像孔子、孟子、苏秦、张仪等,都是能言善辩,能说会道,才高八斗,学术五车,才华出众的大咖级的人物,实际上就是一些非常出色的著名的演讲家。读过先秦文学的人都知道,那一篇篇流芳百世的文章,就是这些演讲家的演说辞或论辩辞。

先秦时期,教学上还专门设立了学习言辞的课程。孔子是我国的圣人,著名的教育家,他把教学分成四个门类(相当于现在四个系):即德行、政事、文学和言语。把“言语”列为四科之一,可见他重视演讲口才训练,注重语言艺术表达。孔子还用“雅言”讲课。雅,正也。雅言,即准确和规范的话,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孔子对学生进行辞令训练,使之成为善辩之才。他还论述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并主张“情欲信,辞欲巧。”

到了战国末年,社会又出现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另一类演讲家——纵横家。在战国七雄兼并的战争中,苏秦曾以雄辩的口才,一一说服了除秦以外的其他六国,他居然一人身佩六国相印,合纵六国共同抗秦。而张仪,则与苏秦针锋相对,实行连横政策。他凭着巧舌如簧的名嘴,扶摇直上,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此,我国古代南北朝的文学评论家刘勰为演讲口才做出了最高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1911年清代灭亡,长达两千多年。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中国的演讲经历“偶语者弃市” 注:相对私语者要被处死并抛尸街头)的秦王朝后,受到严重的摧残。到1898年“戊戌变法”的前后,随着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中国的演讲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到在辛亥革命时,演讲和辩论就蔚然成风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宣传家章太炎和革命家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秋瑾等等都是演讲的高手,论辩的大家。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作了无数次的演讲,以他革命的先行者的远见卓识,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雄辩的口才,发动革命,唤醒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他的演讲词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还振奋人心,如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他指出: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读这样的演讲词,到今天我们还能领略到当时演讲大气磅礴的风采。

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此后,中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此时演讲一直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革命者、爱国者的演讲成了唤起民众的号角,成为争取民族解放的有力武器。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四方奔走,振臂高呼,那激昂慷慨的言词,至今读来还令人振奋,催人泪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演讲在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演讲成为共产党人在不同革命阶段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争取群众,团结群众,战胜敌人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会吹响嘹亮的号角。每当时代发生变革时,都有一批知识渊博、思想解放、血气方刚、口才出众的演讲者出现,他们走在时代的前列摇旗呐喊,为社会的发展鼓与呼,为时代的奋进唱赞歌,他们讲出了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1937年,“七·七”事变暴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正式建立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开始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解放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为了教育全党、全解放区和根据地干部,为了动员千百万人民投入抗日战争,进行了持久的、规模巨大的宣传教育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教育形势之一,就是在工人、农民、战士、干部、知识分子以及各阶级、各阶层人士中开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势的演讲活动。由于当时解放区物质条件特别是印刷、纸张的缺乏,加上宣传、教育主要是面向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干部和工农兵大众,所以最方便,最有效的演讲就发挥出色的作用,在解放区十分普及,非常活跃,特受欢迎。而且在解放区形成了自己的演讲、说话的特色。解放区的演讲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传播,为社会活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运动以及文化教育和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希望尽快修复战争带来的破坏。于是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人民纷纷掀起了一个反对内战和独裁的和平运动。他们发宣言、写文章、作演讲,动员千百万人民投入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争民主,争自由的斗争。而迅速、及时、简便、易行、利于鼓动的演讲活动仍然成为这场全国性人民群众斗争的重要方式。周恩来、郭沫若、李公仆、闻一多等成为这一时期的演讲代表者,其中李公仆、闻一多都是为民主解放,为演讲事业而献身的杰出的代表。特别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的一次演讲》通篇感情激昂、气吞山河,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成为当今最典范的、杰出的即兴演讲的经典之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演讲事业重放光彩,获得了令人欣慰的振兴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期演讲事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直是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19771月,“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的李燕杰老师率先掀起了“李燕杰演讲旋风”。从此,演讲之风席卷全国。与此同时,演讲与口才的刊物、文章、著作纷纷问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演讲学术成果大丰收。各种演讲与口才的学术研究团体和群众社团纷纷成立。各种形式的演讲学术研究活动和培训工作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遍地开花。

如今在我国各大、中专院校里《演讲口才》课程都是学生最喜爱的首选的选修课目。群众性的演讲活动蓬勃展开,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不断举行,演讲新秀层出不穷,特别是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影像技术的广为应用,网红现象的普及,时至今日,演讲之风越来越盛行于世,红红火火。

不是吗?政治家就职施政、争取民众,需要演讲;军事家发号施令、激励斗志,需要演讲;外交家纵横捭阖、叱咤风云,需要演讲;企业家经营管理、上市路演,需要演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需要演讲;网上直播、点评时事、推销产品同样需要演讲。

演讲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演讲是历史的宠儿,是时代的呼唤,是真理的呐喊;

演讲是思想的闪光,是智慧的分享,是美好的向往;

演讲是心灵的共鸣,是情感的迸发,是人格的体现;

演讲是宣传鼓动的工具,是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经营管理的途径;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纽带,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

在新的时代里,在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在传播好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凝聚好的中国精神,传承好中国文化,展示好中国形象的实践中,演讲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演讲这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正展示出她无穷的魅力和强大活力!

好!第二讲:演讲的历史,就分享到这里!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