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2022-04-04 13:36:14)
标签:

教育

李燕杰演讲

颜永平演讲

姚猛演讲

分类: 演讲名家介绍

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清明节前重温李燕杰思想的光辉

文/姚猛 

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上图:2016年10月,姚猛(左)在李燕杰工作室向李燕杰教授求教
    记得是2016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到首都师范大学的李燕杰工作室向李教授求教,交谈中得知,李燕杰教授很希望有自己的微博,于是我就把我自己的微博赠送给李燕杰教授,就是现在新浪微博“李燕杰工作室”。也是这次拜访,我才知道,李燕杰教授的网名叫“牧野朝歌”。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知晓李燕杰教授网名的人不多,其深层含义知之更少,清明节前与大家分享李燕杰教授的网名故事,是追忆深邃李燕杰思想的一个“切入点”。李燕杰教授对各种涉及自己事业发展的“名字”、“名称”非常重视,从不随意。在早年创办北京自修大学之时,就曾指导学生编辑班刊《艺苑蓓蕾》,刊名用四个“草字头”的汉字诠释“未来”、“希望”与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激励学生发愤图强。另外,大家熟知的“李燕杰工作室”就有多个别名,其中最后一个别名叫“曲仁里杏林公屋”,这个名字只在2017年李燕杰教授最后一次接待远道而来的一群老师及中学生时使用过,当时还专门制作了易拉宝,放在工作室门口。李燕杰教授告诉我,这个名字由三部分组成,曲仁里是老子的出生地,杏林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公屋是中国古代聚落大家的议事场所。短短的7字名称,充满了丰富的国学内涵与故事。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2016年10月,李燕杰教授与姚猛和弟子颜永平在首都师大李燕杰工作室合影;

“牧野朝歌”的故事是什么呢?“牧野”在浩瀚的古籍之中,有两种解释:一是西汉时有一本叫《尔雅》的书,在注解字和字的一般含义时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意思是说,在邑落(相当于今天的城市或城镇)的周围叫郊区,那里是人们耕种的地方;郊的外围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围叫野,是野兽出没的地方。二是古籍中把解释为邑落,所谓牧野,是指这个邑落外面宽阔的原野。东汉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里沿用这种解释,认为: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与纣战于牧野。汉代的70里,约合25公里,正是现在河南鹤壁市下属的卫辉市区所在地。另外,还有唐朝的《括地志》认为,现在的今卫辉市古称陈城,周武王为了牧野决战,曾在那里陈兵布阵并筑城。总之,无论哪种解释,都指出“牧野”造就了中国伟大历史的转折点“牧野之战”,周人战胜商纣,开启中国的伟大新时代。

“朝歌”则是是商末的古都位于河南省北部,就在河南淇县,古称“朝歌”。它是殷商时代四个帝王的都城,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后朝歌失守,殷纣王帝辛鹿台自焚,殷商被周所灭。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卫国的都城,时间长达383年 。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淇县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摘星台、纣王殿、鹿台、三仁祠、仙人梯等名胜古迹犹存。朝歌也是我国许多姓氏的祖居地。综上,可以看到,“朝歌”是辉煌商代文明的终点,但又是新文明的起点,其中蕴含了“从毁灭到再创造”变革的历史大智慧。

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如今,李燕杰教授已经驾鹤西游近5年了,每当我品茗李燕杰思想的动人之处,总是感慨万千:网名“牧野朝歌”由“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和历史著名古都组成,做为晚辈的我们从中可以透析,时代发展的浪潮滚滚向前,历史已经并正在证明,我们只有5000年博大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以史为鉴,才能博古通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赓续中华文化传统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艺术”可以延续美德和科学的发展;而李燕杰教授精心打造的“演讲美学”正是实现“教育艺术”的必由之路。

李燕杰思想永垂不朽!!

                                    作者:姚猛

             2022年4月2日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2016男10月,李燕杰教授与姚猛、颜永平亲切合影;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姚猛:追忆李燕杰教授的网名——牧野朝歌              2015年9月,姚猛与颜永平在首都师范大学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