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胜有声
——颜永平演讲态势语言技巧讲座(之九)
演讲者的礼仪要求
(颜永平在北京大学第九届学生“演讲十佳”大赛总决赛上点评)
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为大家共同承认和遵守的表示友情的方式或仪式。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度,表示礼节的方式和对礼节的具体要求都不一样,例如,以鞠躬代替跪拜,以握手取代作揖打拱,都体现了现代文明的特点。
礼仪是演讲者整体形象和演讲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演讲者从步入会场、登台演讲,到演讲结束离开会场,都特别注意自己的体态风度,十分讲究礼仪,给人以完美、良好的印象。根据演讲会的程序和规律,演讲者在体态举止、风度气质、礼节礼仪上应满足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步入会场。演讲者要态度谦和,步子稳健,潇洒自如,不论听众是否在注意你,都要面带微笑,用眼神和听众进行友好的交流。切忌左顾右盼或装腔作势,给人以轻佻和傲慢之嫌;也不宜忸怩畏缩,有失身份。
2、就座前后。当演讲者与随同者走到座位前时,不应马上坐下,而是要以尊敬的态度主动请大会主席或陪同人员入座,对方肯定会礼貌地恳请演讲员入座,这时双方稍事相让,但不宜过多推让,即可落座。入座时声音要轻,要坐正、坐稳,身体不宜后倾或斜躺,不宜前探后望,不要和台上台下的熟人打招呼,也不宜玩弄手指、衣角等。
3、介绍之时。当主持人介绍演讲者时,演讲者应自然起立,向主持人点头致意,并向听众鼓掌或点头,以表示感激之意,切不可稳坐不动或仅仅欠一下身子。
4、登上讲台。正式登台演讲时,先向主持人点头致谢,然后从容稳健、充满自信、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郑重、恭敬、诚恳地向听众鞠躬或敬礼。除严肃的场合下,演讲者都应面露微笑,并用目光环视全场,表示光顾和招呼;站稳后不要急于开口,而是要停顿几秒后,再开始演讲。
5、演讲开始。说第一句话时要有亲切感,起调不要太高,音量不要太大,否则就会给人以缺乏修养、狂妄自大的感觉。要注意选择恰当的称呼;得体而充满感情的称呼能迅速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感情,激发听众情绪。
6、演讲之中。演讲时要热情开朗,切不可摆出目中无人、冷若冰霜的面孔;要尽量以良好的姿态、稳重的举止来传神达意;手势要适度、适量、适宜,表情要自然、谦逊、有礼貌;当现场听众出现烦躁不安时,切不可随意讽刺训斥,而应体现出自身的涵养;当听众鼓掌时,演讲者可略停一会,并点头或用手势表示谢意。
7、走下讲台。演讲结束时,应面带微笑说一声:“谢谢!”或“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等。先向观众鞠躬或敬礼,再向主持人致意一下后,从容不迫地回到原座。下台时切不可过于匆忙,显出羞怯失意之神态,也不可摆出洋洋得意、满不在乎的样子。坐下后,如大会主席和听众以掌声向演讲者表示感谢时,应立即起立,面向听众、点头敬礼,以示回谢。切不可流露出敷衍了事或得意忘形的神态。
8、离开会场。会议结束后,主持人或单位负责人陪同演讲者走出会场时,听众常常会出于礼节而鼓掌欢送。这时,演讲者更应谦逊谨慎,面带微笑,自然、得体地用鼓掌或招手和频频点头的方式,向听众表示诚挚的谢意,直到走出会场为止。切忌心不在焉、无动于衷。
总之,演讲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交活动,演讲者一定全面了解和掌握礼仪要求,时时处处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给人一种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印象,这样才不会因为缺乏风度和礼仪而影响演讲的整体效果。
注:“颜永平演讲态势语言技巧讲座”摘自颜永平2001年著的《演讲艺术与实践》一书。
加载中,请稍候......